不是只有我這樣,就我所知道,很多時候,當你喜愛一個作家到某個程度時,他的每一本書一出版,你就會迫不及待地搜羅入庫。這樣的作家名單,如果叫書迷列一列,那肯定很精彩。不過,由於從事書店行業,我也會常常感到訝異,一些擁有鐵粉的作者,他們對於許多讀者而言依舊相當陌生。或者,此位作者的著作相當多元,他一開始的幾本出版品,通常就會把讀者群固定下來,若後面再出版其他不同類型的作品,尤其是第一本不同類型的著作,一來等於測試鐵粉的忠誠度,二來,也考驗著新讀者的接受度。假如市場接受度跟先前的著作比起來,接受度不高,那麼,嗯哼,你知道,親愛的讀者們,你們很有可能就只能等到某一個出版人再被感動,才有機會見到他其他類型的書了。每次遇到這種書,我都會很焦慮,祈禱它能夠被讀者看見,有好的銷售成績,不要就此腰斬巴啦巴啦巴啦。哎,這一切都是出自於愛啊!
約翰.伯格,就是這樣的例子。
他是知名的藝術評論、美學理論大師,無論如何都是一種聽起來很生硬的動物,刻板印象而言,像歷史學家也會讓人就不由自主的打個大哈欠。但後者,我記得有一次誰問我,史景遷好有名噢,可是他的書會不會很難,我每一次都推薦《婦人王氏之死》,然後咧過一陣子該名讀者就會出現並且對我尖叫:怎麼那麼好看(當然不是每一本都這麼「好看」的),並且自己帶走史先生的某一本書(ㄟ你又岔題了)。
嗯好,所以呢,現在的重點就是,約翰.伯格藝術評論大師出了一本小說,而且出版社在書腰上還得標上「約翰.伯格首部中譯小說」。你說,這是不是讓人感到很擔心,好像就怕讀者不知道他有寫小說,然後不知道為什麼我的腦袋裡對於這串文字的感應就像是,約翰.伯格大師在挑燈夜戰伏案寫作嚴肅的藝術評論之餘來寫本小說偶爾調劑一下身心似的啊啊啊啊啊(其實寫小說我看更累人)。但你知道,本業變成副業有時是被誤會出來的,就像是人家巴斯特納克(他是那個《齊瓦哥醫生》的作者)堅持自己是詩人,結果我們都堅持把他當小說家這樣。
總之呢,約翰.伯格的第一本作品是小說啦,然後後面還出了很多本小說,但是台灣都沒有譯本。不過,2008年台灣曾經出版他另一本非藝術評論的跨域作品(就是沒法歸類的意思),像回憶錄又像小說的作品《我們在此相遇》,非常美麗。我想應該是這本書的迴響,讓出版社鼓足勇氣簽下他接下來這本獲獎的小說吧。
《A致X:給獄中情人的溫柔書簡》非常奇妙,一封封的情書構成一本小說當然不是約翰.伯格發明的,但一向講求創作形式的他,依舊能在這樣的舊形式裡再創新:他將收情書者在情書背面所隨意寫下的筆記,也一起「整理」起來,放在每一封情書的後面。兩種不同風格的文字,兩個不同的世界(監獄內外),卻在同一封情書裡引發強烈共鳴。除此之外,這本書還有很多「機關」,不過,約翰.伯格很善良的都在序言裡跟大家報告完畢了。萬一你沒讀出來,你再上來這裡問我好了,我會憑一己善良貓力努力回答你的。
關於約翰.伯格的作品,古狗的資料量相當充足,你隨便撈都一大堆。罷特!沒有翻開他的任何一本書,你就完全無法理解,他的文字魅力究竟有多強大。當然,他的每一本書小小都有啊,這是一定不用講的。以上,謝謝收看。
啊,小小好書太多了看到文字無敵心動請趕緊前往選購,遠距購書請e個梅兒來:smallidea2006@gmail.com,我們會有不是機器人的親切同事為您服務。
《A致X:給獄中情人的溫柔書簡》(約翰.伯格),定價280,現在正在做書展所以通通給你特價224元這樣(這是有期限的噢)。
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