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車諾比的悲鳴》作者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Svetlana Alexievich)以及舊文一篇

【小小報沙貓說:歷史上的今天,4月26日,車諾比核災】

事件發生在烏克蘭的Pripyat城附近。事件發生的前一天是週五,4月25日,1986年。這一天入夜,大約凌晨一點半左右,也就是4月26日,距離Pripyat三公里處的核電廠傳出爆炸聲。烏克蘭,當時屬蘇聯統治,當時蘇聯最高的領導人,即是眾人熟知的戈巴契夫,在The Battle of Chernobyl這部影片,訪問了他:「我大概清晨五點接到電話,我被告知,車諾比核電廠發生事故」。不過,這個「告知」,在影片更後面,我們便會知道,其實對於「核災」,當時蘇聯可以說是一無所知。因此,第一批趕去的是消防員,在毫無任何預防輻射的裝備下,進入災難現場噴水救災。

2006年由Discovery所播出的這部紀錄片,首度披露了許多曾被隱匿的畫面與資料,當時第一批投入救災的消防員,當天有兩人死亡,接下來數個月,有28人喪生,再接下來長達半年,有50~80萬人作為「清理人」進入這個區域救災,影片直指,如果沒有這些「清理人」,現在大概有半個歐洲都已經毀了。

看來,歐洲當時是保住了。不過,在隔離區內的Pripyat已經是一座廢城,將近五萬居民被疏散,因為高輻射的關係,一切的一切,都被棄置在那裏。距離核電廠三十公里內都要疏散、隔離、關閉。

對於隔離區附近,以及廢城裏的樣貌,我其實是透過法國漫畫家Emmanuel Lepage的作品《車諾比之春》(Un printemps à Tchernobyl)才知道的。在尚未開放觀光之前,車諾比多數只有科學家、核技術人員、記者以及人道組織得以進駐,但一群法國藝術創作者認為,藝術家也應該可以做一些事,因此,認同「介入藝術」目的的創作者,在2007年便組織起來,協同前往車諾比,也因此有了一系列的藝術創作與紀錄——Lepage的《車諾比之春》即是其一的成果。

「民兵們大喊:『別靠近汽車,那附近輻射很強,測量儀都停止工作了。』『皮膚黏膜開始層層剝落……就好像白色的枯葉……』『肺和肝被一小塊一小塊地吐出來……最後他被自己的內臟活活憋死……』『自動裝置不再運轉,所有的儀器、機械都無法正常工作。但我們工作人員卻還像往常一樣堅守崗位,我們感到很自豪!』『食物也受到了輻射變成了白色,像被撒上白麵包屑……』『鳥瘋了一樣地向汽車擋風玻璃撞去,讓人以為它們瞎了瘋了……像是在自殺』『下班後,我們一到家就按照要求把所有的衣服都脫下來,扔進垃圾箱。兒子求我把棒球帽給他,我給了他,他美滋滋地戴著。兩年後,兒子被診斷出腦瘤。』

這些,都是出自《車諾比的悲鳴》,白俄羅斯的記者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 Svetlana Alexievich所做的訪談紀錄,漫畫家Lepage在《車諾比之春》一開頭的主角,便是在閱讀這本書。Lepage會選擇這本書作為開頭並非偶然,在很長一段時間,白俄羅斯境內因為車諾比受到核輻射污染的消息,也是被封鎖的。高度仰賴核能的法國政府,究竟如何看待核安,如何看待核災,究竟有多少訊息是真實而透明的?Lepage不會毫無所感。然而,看著關於來自核災現場的記錄,他也不可能帶著安然的心情前往,忐忑與不安,甚至可以說是害怕,他與同伴們進入了車諾比。

核災之後的大地,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

透過Lepage的畫筆,我進入了一個廢棄與重生的大地,遇見了對那塊土地不離不棄的人們,孩子,以及難以想像的美麗、野生的生命。雖然,這一切都伴隨著輻射檢測儀的「滴、滴」聲,緩慢或急促,提醒你可以停留或離開。

2011年,福島核災沒過多久,車諾比核電廠在事故發生之後將近25年,正式開放為「觀光景點」。而在《車諾比之春》的後面,也有一篇比較短的作品,是Lepage在2012年訪問福島的紀錄。與訪問車諾比的時間相隔五年,面對相似的景象,他感到震驚,但我也讀到了他的憤怒,或者,無力?——遠比他訪問車諾比時,還要更為強烈的情緒。從福島的災難場景返回東京時,他寫道:「沒有任何跡象顯示:這個國家面臨深淵」。

就像車諾比發生的前一晚,平靜且帶有微微五一勞動節慶前歡樂的小城Pripyat,沒有想過,在兩天之後,他們要被迫迅速、果決地拋下曾經擁有的一切,永遠地離開家園。

* 影片The Battle of Chernobyl(中文字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dk0Z6Eov6U

* 國家地理雜誌在2014年10月,就曾經做過「核災觀光客」的專題。雖然隔離區內空氣的輻射量據稱在人體可被接受的範圍內,不過,若干區域還是殘留極高的輻射量,無法久留。
http://www.ngtaiwan.com/8502

*法國漫畫家Emmanuel Lepage訪日報導
http://www.nippon.com/hk/views/b02204/

—-
關於核能的書很多噢,來小小逛逛吧。或者留言、私訊、email跟我們訂購也可以的:smallidea2006@gmail.com

車諾比的悲鳴(Voices from Chernobyl),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Svetlana Alexievich)著,馥林文化出版

Emmanuel Lepage的《車諾比之春》(Un printemps à Tchernobyl)沒有出繁體版噢。不過,如果你不介意讀簡體的話,可以請小小代訂。因為,沙貓其實到現在還是很不習慣簡體版漫畫作品,看得有一點小小小小的痛苦。所以,呼喚台灣的出版社趕緊出繁體版吧!

Emmanuel Lepage的《車諾比之春》(Un printemps à Tchernobyl)
Emmanuel Lepage的《車諾比之春》(Un printemps à Tchernobyl)

Posted

in

by

Tags:

Comments

說吧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