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7年的第一天,要獻給大家的書,是一本很特別的繪本。我會開始閱讀繪本,是還在誠品工作的時,有一年每個月要上廣播跟大家介紹書,於是就請商品處每一個類別的採購,講一本書給我聽。當時,童書採購的主管是張淑瓊,她打開了一本叫做《點》的繪本,一頁一頁翻著,一頁一頁唸給我聽。闔上最後一頁的觸動非常強烈,現在閉上眼睛,我都可以回想當初的情景。我像是一個早已經忘記,曾經有一條通往奇妙世界的秘密小徑,透過一本書,它將路的入口打開,帶你回到你埋藏柔軟初心的那個地方。
那之後,繪本成為我固定的閱讀領域,雖然不像許多重度繪本閱讀那樣,每一本經典繪本都能夠如數家珍,但這些年,我也開始累積一些自己喜愛的繪本類型。接下來要介紹的這一本,其實並不在我喜愛的類型裡面,但是開書店的因緣際會讓我遇見它。
2. 還沒開書店前,在國際書展基金會工作時,認識了一間很小的童書出版社,叫Magicbox,米奇巴克。米奇巴克的選書很特別,跟當時主流童書出版社的選書很不一樣。他們的出版方向,一個是兒童哲學,另一個是繪畫風格強烈的繪本,主題不一。小小創立之後,就跟米奇巴克合作,開了一門繪本視覺的課程(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覺得那門課太棒了),也進了米奇巴克的書。剛好在小小成立的2006年,年末,他們出版了一本禮物書,叫《我等待…》,就來問要不要合作。
原先,我對「禮物書」是很無感的。雖然,書作為禮物實在是太棒的一件事,但是一本書要被定義成禮物書,在一開始接觸這一行時,覺得有點怪。但這一點,我要承認是我的錯,其實,有非常多的禮物書,就內容而言,真的是非常棒的。把我這種奇怪又無知的迷思打破的,正是《我等待…》這本書。
3. 我記得,收到書的時候,除了「哇這個開本好特別」之外,我沒有太大的期待(就說,是禮物書三個字害的)。像打開所有的繪本一樣,一開始就直接進入第一頁,翻著,翻著,翻了幾頁之後,突然胸口一緊,眼淚湧上眼眶,喉嚨緊得像是要阻止心臟要跳出來一樣,得離開眼前那本書一會兒,再回來。這是什麼書,太厲害了。
繪本的文字與圖像是兩個不同的創作者,文字很簡單,用「我等待…」去勾勒每一個人人生不同階段的等待,圖像更厲害,他用一條紅線,從一開始串連每一個等待到最後一刻,我們彼此,認識或不認識的人,都被這條等待的紅線牽起。
4. 後來,有很多年,這本書成為我們耶誕節到新年的禮物書,如果你要送給遠方的朋友,我們也可以幫你代為手寫卡片(當然你要自己先寫好文字)。十年來,它賣掉數百本。成為我們十年榜上的十年暢銷書之一,也是唯一入列的童書繪本類的書籍。這一次,為了小小十年書的計畫,我們去採訪米奇巴克的藝術總監何香儒,談到她與這本書的相遇、簽下版權、翻譯、出版,到現在,沒有任何強勢行銷,這本書靠著讀者口耳相傳,已經達六刷的成績。
這一天的訪問約在米奇巴克辦公室附近的咖啡廳。我跟香儒已經將近十年沒見面了,她帶了《我等待…》的原版書來,跟中文版的尺寸大小一模一樣,拿在手上就忍不住微笑,從內心暖了起來。一邊聊著,一邊我們重溫書裡的一些各自喜愛的段落,突然,無預警的情況下,那種熟悉的強烈湧動衝了上來,我突然紅了眼眶。
啊,這麼多年沒翻開這本書,還是這麼厲害啊。
沒有一次翻開它不哭的。
但是,不是悲傷的那種哭,而是一種更傾向於感謝、想念的哭。
5. 許2017年的願望時,我說,我希望,為了十年計畫書的募資可以趕緊達標,讓我好好安穩睡覺。希望小小賺錢(每一年都許同樣的願望!)。
不過,今年許完願之後,我突然想到,曾經有一個願望我許了很多年以後,因為一直沒有達成,而且,活到某個年紀,也知道它大概是不可能達成,我就不再許它了。但就在今年許完願之後,我決定,在未來的每一年,我應該都要認真的許這個願望,把每一年年末的最重要的祝福許下去:願世界和平,萬物萬靈平安。
❤ 小小十年,「下一個字的旅程:十年創作、出版、閱讀的現場」三書募資計畫:
https://www.flyingv.cc/projects/14668
2017年,是小小邁向下一個十年的第一年噢,來小小買書逛逛看貓曬太陽喝咖啡吧。
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