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是兩種東西的奇異結合,「羊」,如此柔軟,跟「鋼」,冰冷而堅硬。然而,一旦你發現這兩種「東西」能夠完美地契合成某物時,你會不禁讚嘆,數百年前的工匠多麼有巧思。造物,莫過於如此。
-
故事一開始是一個看來什麼都不懂的高中生,對於任何事情的興趣都不大,老師請他等一個人,要帶去體育館調大鋼琴。那應該不是他第一次聽到鋼琴的聲音,但卻可以說是,第一次「真正」聽到鋼琴的聲音:
「比起樂器,更像是某些有更具體形狀的東西所發出的聲音,似乎想要表達強烈的懷念情感。」
來學校體育館幫忙調音的調音師,是非常厲害的調音師。那一次短短的調音,改變了這個高中孩子的一生,因為他從那人調音的過程裡,踏進了幽深的森林。
「我以前讀的小學與中學應該都有鋼琴,雖然不是眼前的平臺鋼琴,但我知道鋼琴會發出什麼聲音,也曾經好幾次跟著鋼琴的旋律唱歌。
即使這樣,我仍然覺得好像是初次看到這個巨大的黑色樂器。至少是第一次看到它翅膀張開的內臟,當然更是第一次體會從那裏發出的聲音碰觸到肌膚的感覺。
有森林的氣味。秋天,夜晚的森林」
3. 然後,你們也要跟著進入這森林的入口了。高中學生在那天之後,他便決定,要成為調音師。在他的眼前,看得見那次,那位調音師的背影,他記得那樣的音色,他知道有一個神秘而廣浩的世界,值得追求。
往往,讀到這裡,我會決定我是否要看下去。因為我不會花太多時間在類型小說上。讀類型小說是我的工作之一(畢竟是書店店長),非常非常偶爾,腦袋已經幾乎到無法思考稍微嚴肅的問題時,我才會去挑類型小說來看。當然,不是說類型小說無腦,而是它追求速度感的模式,常常可以讓我遲鈍的腦袋被刺激運轉一下。不過,不是所有的,所謂暢銷的小說,都合我的胃口。
4.《羊與鋼之森》不是速度感快的小說。它很平穩,就像調音師要追求的穩定一樣,穩穩地,以一種舒服的方式推進,你不覺得無聊,可是你也不覺得拼了死命的一定要趕著看完,而是在不知不覺中,你就會把它看完了。
看完之後,會覺得生命有種難以言喻的清爽,並且,對某些自己曾經錯過的事物,會想要重新拾起,再試試。你會在閱讀過程裡,回想起一些被你遺忘的堅持與勇氣,回想起你的初心與初衷。當然,很多暢銷小說也許也都在講著這些事,但是,宮下奈都並非直接「講出來」,而是透過故事的流動,讓你慢慢地浮現那樣的感受。
5. 總之,這是一個菜鳥調音師想讓自己成為更厲害的調音師的故事。沒有奇幻,沒有解謎,沒有推理,就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故事。寫他公司裡的調音師前輩,寫他們遇到的客戶,以及他們的鋼琴。每一座鋼琴,都有它與它主人所期待的樣貌與音色。
音色啊,好久沒聽到這個詞了。
因為是講調音師的故事,在讀的時候,小時候談鋼琴的許多記憶連番湧上。在某一個段落裡,我也想起,有一年,調音師來調過家裡的琴之後,突然繃緊的琴鍵像是被鬆開了一樣,音符可以在我的指尖上跳躍,清亮、清脆的鍵音,多麼懷念彈琴的時光啊。
6. 那我為什麼推薦它呢?確實,這本書所要傳遞的概念很簡單:沒有白費的功夫,白走的路。主角並不是聰慧的人,他沒有像前輩有敏銳的聽力,也不懂樂曲,因此他得比別人努力學習調音、聽各種古典樂曲,他也會有挫折,這些,書裡都有,非常具體,都不超出我們具體的日常生活所能理解的範疇。我想要推薦大家去讀它的原因,是書裡面的調音師,在談他們面對的每一座鋼琴、每一個客戶的段落。那些橋段,都非常美。
那是進入「內裡」歷程:鋼琴的內裡,以及鋼琴主人的內裡。真正的調音師,是這樣可怕的角色啊,只要見到你的鋼琴,就會知道,鋼琴的主人是個什麼樣的人;你會希望鋼琴發出什麼樣的音色,便反應出你的個性。
多麼迷人的世界!
7. 宮下奈都在台灣,這些年也累積了不少粉絲了。我很想說,透明清澈,淡而溫潤的小說很難寫,要寫出層次更是困難。我想,看著書封從2015年一路到2016年掄下的日本諸多大獎,便知道,日本這個國度的類型小說迷,眼光是很不一般的。
8. 從今天開始,我要做一個努力賣書的人。所以我要努力的每天介紹一首詩,一張CD、一片DVD,或一本書的局部,或關於書的什麼殘片。如果你喜歡沙貓貓介紹的書,歡迎你們跟小小書房smallidea2006@gmail.com訂購,你們每一分的支持,都是我們得以往前的動力。
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