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環境生態類】啟動循環經濟:自然與經濟的共存之道

去上烘焙課的時,無論去哪一間教室,讓我最痛苦的是,一次的課程中會產生的垃圾量相當驚人,尤其是保鮮膜,或者分裝的小塑膠袋,對於各種材料的保鮮及潔淨度來說,是最方便的。然而,這類的小塑膠袋與保鮮膜是不能回收的。

當年決定開始自己做麵包,除了懶得買麵包之外,也是能夠裸買的店家越來越少。大部分的店家在麵包出爐之後,為了維持新鮮度,多半會將麵包用塑膠袋分裝。這些塑膠袋,通常也都是去到了垃圾桶,無法再做其他使用。

如果不是為了求方便,其實,在備料時,各種材料的盛裝,保鮮盒是一個很好的選項——只是,對於教室,或者烘焙店來說,或許要再請一個人來清洗,不如就是直接使用方便便宜的塑膠袋、保鮮膜。

很多事情,如果無法改變整個產業,那麼,我們只能試圖從自己做起,而從自己做起的力量,沒有你想像的小噢。

《啟動循環經濟:自然與經濟的共存之道》這本書,雖然是寫給有心建立循環經濟系統的公司的,不過,對於一般讀者來說,卻能夠從中理解,我們的日常如何消耗地球資源,而從哪個環節開始,這個消耗就進入無可復原的階段。

書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描述我們現在所處的世界,能源的使用、生態系統的運作,尤其是,最重要的土壤,一旦被消耗殆盡,這塊土地便會進入覆滅。再來是,現行已經有在運作的創新設計。人類做為生態系統的一環,在所有的生活層面,也應當以與自然和諧共處為目標,因此,從這個觀點重新看待設計與系統,有哪些法則必須要遵守,諸如實用、美感、內斂、誠懇、耐用、尊重環境等等。

再來是拆解如何開始行動的諸種步驟,從分析自身所處的環境,如何展開團隊工作、討論,檢視自身企業存在的意義與願景,到最後,如何化願景為真實。跟著書裡的步驟進行討論,我想這樣的企業工作團隊,應該能夠激發許多創意與想法。從確認各項資源,到改善、著手進行,這本書裡在第三部分提供了許多實際案例,以及可能遇到的問題。

在很多部分,這本書也修正了一些我們可能誤認的方向,譬如,近年有機肥皂的盛行,在書裡,便提出,各種可能性的資源必須被重新檢視,肥皂的原料之一棕櫚油的產地,正嚴酷傷害熱帶雨林;或者,循環經濟不是意味著絕對不會產生廢料,而是,這些廢料要如何進入二次利用循環的歷程。

作者尼古拉.布丹(Nicolas Buttin),是輝塔設計工作室(Wiithaa)的共同創辦人,倡導循環經濟,提供設計與創新開發服務,與夥伴合作設計出一套教材,稱為「循環設計室」。他們
推動循環經濟的目的,在於他們認為,目前以減低傷害、降低對環境傷害衝擊為目標的設計,已經不夠了,必須徹底認知到,人類既然為生態中的一環,我們對環境帶來的傷害,也是對自己的傷害,循環經濟,是目前對於我們所處世界的最佳解方。

*我是小小書房(是一間獨立書店!)沙貓貓,如果你喜歡我的推薦(心動 ),歡迎你來跟我訂購,讓小小可以一直推薦好書、好商品下去~~留書可留言:私訊或email: smallidea2006@gmail.com
小小網站:www.smallbooks.com.tw

༻部分目錄&內文圖例:

001-34001-35001-36


Posted

in

, , ,

by

Tags:

Comments

說吧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