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有我非常期待的賈克.阿塔利(Jacques Attali)在二O一五年的作品《未來簡史》譯本出版。阿塔利在臺灣曾經出版《噪音:音樂的政治經濟學》以及《漫遊族辭典:給21世紀的世代導航》(Dictionnaire du XXIème siècle,八旗)二書,《未來簡史》,是在臺灣睽違已久的出版品。
奠基在這本《未來簡史》之上的,是自由市場全面接管、人類的壽命大幅度增長、極端氣候成形、網路全盤覆蓋絕大多數人們的世界。特別的是,在這些條例裡面,阿塔利會特別指出,有許多,是將窮人排除在外的。
阿塔利將分五章來描述未來。第一章簡短掃描人類從遊牧時代到帝國時期,非常短,不到十頁左右;接著,用六十頁的篇幅,簡單交代資本主義簡史,只是,依照編年,他用九個中心城市,來描述資本主義如何演進:布魯日、威尼斯、安特衛普、熱那亞、阿姆斯特丹、倫敦、波士頓、紐約、洛杉磯,而洛杉磯,則是這九個商業中心裡的最後一個,承接了1980-2020年的近未來。
這兩章,阿塔利大略掃描過人類的生活與商業活動,幾百年前的事物,對於讀者來說,或許會很陌生,對多數的我們而言,那只是寫在紙上的「歷史」,沒有實存感。甚至,這些資料我們都也許在其他地方看過、讀過很多次了。但是,阿塔利的寫法,在這麼短的篇幅,擺放數百年的人類生活與歷史時,一踏進我們所生活的二十世紀,你一定會感到十分的,嗯……可以說,懷念。
「我們已經看到,游牧者總是運載可能有助於旅居生涯的物品;最早的此類物品可能是作為護身符的雕刻石塊,之後則包括火、衣服、鞋子、工具、武器、珠寶、遺物、樂器、馬、紙莎草。日後的書籍則是第一項大量生產的漫遊物;再後來則是能縮小定居生活器具並變得可攜帶的物品;手錶、照相機、收音機、電唱機、影片攝影機、卡帶播放機。最後則出現了其他的資訊處理機。」(頁98)
接下來,你會看到「蘋果一號」出現、「英特爾」微處理機、微軟、全球資訊網……
我們,都在這其中,但是,當這些事物被阿塔利重新講述時,你會感覺到,這份懷念,變得立體了——你曾經參與過的,或者,離你並不太遠的,或者,我們雖然都身在其中,卻已經不記得「來時路」的歷史。對於阿塔利來說,每一次人類歷史上的「革命」,總是會有新的消費品被引進市場。後工業社會所創造的,他將之命名為「漫遊物」。
而「漫遊物」這個概念,會隨著阿塔利從一九八五年所使用的這個詞語」,跟個我們進入不久的未來——到二O五O年。
從第三章開始,才是阿塔利將展開的未來論述:美帝的終結、「十二國」崛起、超級帝國形成,隨之而來的超級衝突,以及,最末,他稱之為,將進入「超級民主」的2060年。
五十年後,或許,我已經不在了,或者,或許,我用另一種形式存在。阿塔利在接下來每一章的分析,都有他先前堅實、多面的觀察與分析作為基礎,因此,也可以說,有些進行式,我們可以預見,它的確很難,不認為它不會依照那樣的軌道行進,譬如說,網路:
「在2025年之前,無所不在的漫遊型態將席捲所有先前被產業化的服務,人們屆時能透過網路來調控食品包裝、衣服、交通工具、家電用品。感應器和網路連線將合併到物料、引擎、機器、車流、橋樑、建築物、水壩之中,用來持續不斷地進行遠距離監視。」(頁130)
不只是網路,包括先前提過的,極端氣候、人口全球遷徙、恐怖主義、暴力、宗教衝突,以及,在這之中的國家、政府以及商業活動,人們的生活都會因此被改變。
讀《未來簡史》,不免會呼應我常常會有的感覺:我們啊,活在一個多麼刺激的年代啊。然而,在這其中,不是所有的改變都是我喜歡的,而我面對這樣的預測,也會想,那麼,可否有其他的可行的路呢?興起「為什麼」會如此時,也常常在他的書裡驚嘆著,「啊,原來是這樣啊」,或者「竟然能從這個角度來思考啊」!
屬於這個月的腦袋震盪系列噢,推薦給大家(有這個系列嗎?)
*我是小小書房(是一間獨立書店!)沙貓貓,如果你喜歡我的推薦(心動 ❤),歡迎你來跟我訂購,讓小小可以一直推薦好書、好商品下去~~留書可留言:私訊或email: smallidea2006@gmail.com
小小網站:www.smallbooks.com.tw
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