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突然了解你對我的意義了;你製造需求,由你填滿,你製造飢餓,由你餵足。有如耶穌。有如齊克果。有如煙燻鮭魚……(頁107)
書本之外,鋪天蓋地的拉票,攻擊,無視於人造黑暗對於心靈的創傷,在這樣的時刻,翻開《不眠之城》,你總會感激,那些勇敢的人們,寫下這些,關於他們自身,關於人世的不完滿,在這不完滿之中,人與人之間,能夠僅有的美好。
最前面那段話,是奧立佛.薩克斯對比爾.海耶斯說的話,一段情話,海耶斯聽到薩克斯的這段話,回應:「看來,這可是我聽人家說過最浪漫的話了。」(頁108)
我也是。
這兩個人相距三十歲,在薩克斯七十五歲之際展開的戀情,讓我彷彿,返回愛的最單純的樣貌:他們說話、吃飯,他們讀書,他們交談,他們分享,他們做愛,生病,照護,一起做夢——但是,在與奧立佛.薩克斯認識之前,海耶斯對薩克斯的性向一無所知,而後,「就我所知,他不僅從未有過親密關係,也從未公開過同志的身分。但就某個角度而來說,他實在沒有理由要如此——三十五個年頭沒有性生活,這是他告訴我的。起初,我不相信;這樣一種僧侶似的存在——全心放在工作上,讀書,寫作,思考——令人肅然起敬,難以思議。無疑的,他是我認識過最不尋常的人,沒有多久,我就發覺自己不只愛上了奧立佛;那種感情更甚於愛,是我以前從未經驗過的。我崇拜他。」(頁86)
奧利佛.薩克斯,英國知名的醫生、生物學家,以及腦神經學家,一般讀者則是透過他幾本重要的作品認識他:《火星上的人類學家》、《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睡人》,一九六五年移居紐約。比爾‧海耶斯則是美國作家,著有《睡魔》、《解剖學家》等書,文章也散見《紐約時報》、《紐約書評》等。海耶斯在失去十六年的同性伴侶之後,移居紐約。
《不眠之城》一開始,寫的就是喪失伴侶的創傷:「他的死來得既快速又令人難以理解:才四十三歲,十分健康,沒有心臟方面的病史。起初,我以為他是在做惡夢,但見他劇烈扭動翻滾,連話都講不出來,便打了九一一,並開始做心肺復甦,接著救護人員抵達。[…] 到醫院去才不過兩個小時,回到家裡,我只能說,整個人無論肉體或精神都麻木了,但卻又清楚感知所有的一切——所有的一切——那盡是傷痛。我們的臥室,看起來像是經歷了一場大地震——急救人員撞倒一盞燈,床鋪歪斜,一只玻璃杯打破,滿架子史帝夫喜歡的科幻平裝書散落一地。地板上到處都是腎上腺素注射器及電擊器的套子。」(頁49)
我相信,即便已經「過了」,當海耶斯寫下上面那段話時,他肯定還牢牢記得當時的感覺:一切,都不可能、不會,也不像是真的。
但它就是發生了。
海耶斯在書裡,關於史帝夫那一段,以整本書的比例來說,算是很短,不過,從一些段落裡,可以知道他熬過了很長的時間,夜不成眠、哭泣、深陷悲傷之中。移居紐約,像是要許諾給自己的一段新生,因此,海耶斯的紐約,在一開始就染上了孤單、憂傷的基調。
然而,這雙孤獨之眼所見的紐約,處處可喜。海耶斯不只是作家,也是攝影師,他在搭地鐵的路途中、路上,隨身帶著攝影機,遇到吸引他目光的人們,就會問他們:「可以拍張你的照片嗎?」因此,這本書裡,也放了許多海耶斯所拍的相片——讓我訝異,他捕捉到的紐約的人們,無分性別,膚色,年紀,多麼恣意而自在地望向鏡頭啊。
在書的推薦序裡,一位推薦人寫道,應該有不少人是因為對奧立佛.薩克斯的景仰或好奇而讀這本書。但我不是,我是因為一、海耶斯很帥(哈哈哈),二,海耶斯的文筆真的很好。我非常喜歡他筆下的紐約,連帶的,也使得他筆下的奧立佛.薩克斯從一位知名的醫生、作者,成為「一個人」。因此,《不眠之城》或許對於關切薩克斯的讀者而言,是從一個新鮮的角度來看薩克斯,但於我,更珍貴的是海耶斯成為紐約漫遊者的紀錄——他如此敏感,非常纖細地帶出這個豪華、高大的城市底下的街頭,以及平凡人們的樣貌。
當然,他跟薩克斯的戀情其美無比。這本書的日記體,常記下薩克斯說過的話,他們的互動,一日,他寫著:「奧立佛說他做了一個夢,夢到他在『兩個巨大蘑菇陰影下一家迷人的小餐廳』。菜色如何?『兩種蕨類沙拉,以及用七千二百一十二種不同的胡蘿蔔做的胡蘿蔔沙拉。』夜半醒來,在廚房的白板上,他寫下那個數字(還畫了一張蘑菇的圖)。」(頁149)
海耶斯說,他老覺得,長他三十歲的奧立佛比他還年輕,大概是這個意思,你看,在這日記裡的描述,你是否看得出,海耶斯多麼喜愛、並且認真地覺得眼前的這個人,多麼可愛啊。
後來,奧立佛的身體開始東一點西一點出狀況了。
《不眠之城》,就是這樣慢慢的往前,時光。海耶斯的日記,推進日期,在日記與日記之間,是他的城市漫遊筆記——一個是他與薩克斯的內部生活,一個是屬於海耶斯的外部生活,兩相交織,他們,在這樣的記述裡,獨立,又相依。
非常,非常美麗。
在一切都如此喧囂、雜亂的時刻,給還相信愛,並且相信,最終一定會是愛,才能一起走到盡頭的你。
*我是小小書房(是一間獨立書店!)沙貓貓,如果你喜歡我的推薦(心動 ❤),歡迎你來跟我訂購,讓小小可以一直推薦好書、好商品下去~~留書可留言:私訊或email: smallidea2006@gmail.com
小小網站:www.smallbooks.com.tw
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