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要恢復本來面目——也就是一種製造真切幻覺的手段——就一定要給觀眾真正的夢的提煉,使他犯罪的頃向、他的色慾頑念、他的野蠻和虛幻妄想,對人生、事物的夢想,甚至同類相食的殘忍,都得以宣洩,不是在假想、幻覺的層次,而是進入內心的層次。
換句話說,戲劇必須以各種手段,不僅對所有客觀、描繪性的外在世界提出質疑,而且也要對內在世界,也就是人、形上層次的人,提出質疑。唯有這樣,我們才能再談戲劇中的想像的權利。」(《劇場及其複象》,頁100)。
亞陶的《劇場及其複象》,一直都是小小架上的常備書。這麼多年來,被稱為前衛劇場之父的亞陶,在劇場界的重要性、影響力雖然強大,但相關的出版品卻非常少。十月份所出版的這本《亞陶事件簿》是在這稀少又稀少的亞陶書裡的重要著作,全面性的介紹亞陶多重的人生與創作。
假如你曾經看過亞陶的照片,你會對相片中幾乎可以說形銷骨立的人形感到驚駭。亞陶四歲就患有腦膜炎,因此會產生雙重影像的複視視功能障礙,六到八歲除了口吃之外,還患有顏面神經與舌頭痙攣的問題,十八歲精神崩潰,二十一歲因為情緒問題就診,醫生施以鴉片治療,也就此開啟亞陶一輩子的藥癮問題。四十一歲的愛爾蘭之行,因瘋狂被遞解出境,然後,就開始他的精神疾病的治療,光是四十七歲的半年之間,他被施以高達五十一次的電療,一九六五年,他寫下對電療的深惡痛絕:
「我死在羅德茲精神病院,在電擊療法下。
我死。法律上和醫學上的死亡。
電擊療法的昏迷持續15分鐘。半小時後或更久,病患開始呼吸。
現在是電擊療法後一小時,我依舊未甦醒,依舊停止呼吸。驚訝於我不正常的僵硬,醫護人員去找主治醫生,他用聽診器檢查我後,發現我已無生命跡象。
我有我個人在那一刻的死亡技藝,但我的見證並非仰賴這些記憶而是根據事實。」(頁27)
而這樣的生命,在短短五十二年間,留下了不僅是影響劇場的無數作品,也用他自己的生命,對我們展示,或許,一項將瘋狂視為不正常的世界,應該這樣理解,所謂的瘋狂,或許是正常的臨界邊緣。
《亞陶事件簿》,作者蘇子中坦言,他援引傅柯所定義的「事件」來看到亞陶的多重人生——「所謂的『事件』是一件『不是語言也不是意義可以窮盡的事件』,是『無法化約的崛起』與『不連續的發生』,改變了人們以延續性和累積性看待歷史、傳統與知識的習性,所欲凸顯的是事件的斷裂性、另類性、變異性、獨一性、中介性與論述詮釋性。」(頁13)
因而,這本書以八個「事件」來切入亞陶的生命與創作,綜合哲學、人類學、劇場,顛狂與疾病論述等視角,而對於不熟悉亞陶作品(生平的話,熟悉的人應該很少)的讀者而言,此書最珍貴的是,有大量一手翻譯亞陶的筆記、詩歌或者評述亞陶的論文截片。
而這裡面所翻譯的許多詩句,另我再一次,愛上亞陶,並且期待,有朝一日,我們能夠出版這位詩人的詩集:
「他們壓迫我
直到身體的觀念
和成為身體的想法
被窒息
在我體內,
就在此時我感覺到可憎的穢物
而我就放屁
來自我愚蠢的念頭
和來自無節制
和來自反抗
針對我的窒息。
因為他們壓迫我
擠向我的身體
且壓向身體的本身
就在此刻
我爆破每一樣東西
因為我的身體
絕對不能被觸摸。」(頁44)
*我是小小書房(是一間獨立書店!)沙貓貓,如果你喜歡我的推薦(心動 ❤),歡迎你來跟我訂購,讓小小可以一直推薦好書、好商品下去~~留書可留言:私訊或email: smallidea2006@gmail.com
小小網站:www.smallbooks.com.tw
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