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不免覺得奇怪,到底是因為畢竟這個行業跟我的關係稍微深一點,所以讀起來興致盎然,還是是因為其他什麼原因呢?臉譜出版這一系列設計人所出版的傳記、回憶錄已經有很多年了,其實每一本我都很喜歡,大概是因為,讀這些設計師的書,總會觸及到他們思考「美」與「群眾」之間距離之事。
也就是說,對於設計師而言,跟藝術家不同的是,他們時常要思考的就是,這個東西要如何在一般人面前,立即呈現可被接收的美感。這件事情的思考過程,帶給我很多愉悅。
然而,美畢竟不是不移動的事物,而且,也跟一地、民族、國家的審美觀有關。龜倉雄策這本《朱紅的記憶》,我會建議搭配,或者延伸另外兩本書一起讀,一本也是近期出版的《神國日本荒謬的決戰生活:一切都是為了勝利!文宣與雜誌如何為戰爭服務?大東亞戰爭下日本的真實生活》,另一本則出版有點久了,是橫尾忠則的自傳《海海人生!!橫尾忠則自傳》。
龜倉雄策是奠定日本現代平面設計的重要人物,此書從他還是少年時期的歷程開始講起,非常精彩。他設計出1964年東京奧運會的知名海報時,還不到五十歲。這個人的一生,時光彷彿是被加壓的檔案一樣,在非常短的歲月裡,苦拼實幹,完成了現今看來難以置信的豐沛成就。在當時,日本還離設計之國非常、非常遙遠,國外只知道日本的浮世繪的年代,他和一批新設計師所期望的,是全方位革新日本的設計觀,帶向國際,與歐美各個設計之國一較高下。
一九三四年,他十九歲,經過神保町書街時,被一本大書吸引,書很貴,但他沒有那麼多錢,於是,他奔回家中,將家裡所有的藏書售罄,換了那一本書回家。
那是《STAAT-LICHES BAUHAUS IN WEIMAR 1919-1923》,1923年國立威瑪包浩斯展的圖錄。在當時,已經具有直線與曲線的結構主義美感創作傾向的龜倉雄策,遇到這本書之後,立即就決定了自己未來的方向——要學習包浩斯的設計觀。然而,包浩斯學校早就因為納粹的關係解體,遠在日本的少年龜倉,並不知曉。
《朱紅的記憶》,是從一九六四年東京奧運競圖的那一天開始講起,接著便回溯到龜倉雄策的少年時期,一路再講到一九六四年競圖那天,接著便往龜倉的最後講述下去。這之間,讀者會讀到的不只是他的生平經歷,而是會理解,日本是如何將設計這件事情擴及到國家、企業之所需,那不是龜倉一個人便能辦到之事。
向世界宣傳日本,沒有比呈現強烈視覺美感的設計更快速的事了。
現在我們覺得這件事情很容易理解,但在當時,可是逐漸才成形的意識——況且,日本設計邁向現代化之時,立刻,就遇上了太平洋戰爭。
這是這本書裡讀來讓我感到最可怕、悲傷、感嘆,所有複雜情緒都摻雜一起的章節。在日本動員全民加入戰爭之時,這些當代設計師也沒有缺席——若沒有被當作一般兵徵召,他們便是加入了宣傳日本國軍的陣列。也因此,當日本戰敗之時,可以想見,這些設計師可能會被當作協助日本軍隊的戰犯處置。
然而,戰爭時期究竟需要哪些宣傳品,這個龐大的事務,我們現今難以想像,這也是為何,我會推薦你們讀《神國日本荒謬的決戰生活》一書的原因。
而作為日本現代設計的領銜人物,龜倉雄策的位置並非是不能撼動的,他們後來受到了安保鬥爭學生運動的挑戰,學生高唱「打倒日宣美」,也就是龜倉雄策同時代的設計師所創立的現代設計團體。在挑戰日宣美的當代設計師裡,橫尾忠則是其中一位。
即便立場不同,龜倉坦言他非常欣賞橫尾忠則的設計。
在閱讀龜倉雄策這本書的過程裡,我也產生了多次的矛盾之感。在意識形態上,立場上,我感覺到自己對於傾向於民族主義、國家主義者的設計師們的不同立場,因而,面對具有強烈視覺意象的、能夠鼓動人心的設計作品時,我不禁嘆息,這條設計之路,真的是,人間道呢。
*我是小小書房(是一間獨立書店!)沙貓貓,如果你喜歡我的推薦(心動 ❤),歡迎你來跟我訂購,讓小小可以一直推薦好書、好商品下去~~留書可留言:私訊或email: smallidea2006@gmail.com
小小網站:www.smallbooks.com.tw
༻


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