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科普類】意識之川流

記得嗎?幾個月前,我們推過薩克斯晚年的戀人所寫的回憶錄《不眠之城》https://www.facebook.com/sappholulu/posts/2001199770179565

對於薩克斯的風趣、精力,以及他直到晚年依舊認真對待自身的專業感到非常非常敬佩。這個月,出版社出了他在二〇一七年所出版的《意識之川流》,他寫這本書時,已經是八十一歲的高壽,為病痛所苦,但依舊保有非常迷人的文采與思考。

《意識之川流》是一本追溯、爬梳前輩關於生命意識研究的小書,從達爾文始。很多人談達爾文,但薩克斯在此書伊始談的是比較少人知道的那個達爾文:研究植物、心醉於蘭花的達爾文。

當年,達爾文做了一些小實驗,想要證明植物幼苗葉片的尖端,是否有感光區,不然他們怎麼會朝光反應呢?他做了這些實驗,然後寫道:「舊功能而言,植物體內的構造再沒有比胚胎尖端更奇妙的了……說胚根尖端功能有如低等動物的腦……能接收來自感覺器官的影響,然後指揮許多運動……一點都不誇張」(頁27)

就現在我們對於植物的認知,會知道達爾文是對的。不過,當時他這本說可被植物學家笑慘了。植物有腦?

達爾文推翻的不只是這些,包括花蕊的異體授粉(過去主流認為是自體授粉),人類的生命不只與動物相關連,還包括植物等等;接著,薩克斯談生物對於時間的不同感知,即便是人這種物種,在不同年紀與不同狀態下,對時間的感知也會不同,但,為何會如此?

談知覺。知覺,不是只有人類有。對於地球各種生命物種的神經研究,很早以前就有,不過,百年來由於實驗條件提升,進展得非常快。像是,十九世紀末期認為水母不過是被動飄來飄去的東西,後來證實並非如此,他會主動獵食:「牠們還具有學習、記憶和指導複雜行為的腦袋。」(頁78)

而這件事情與我們的關聯是什麼?在讀這一章的時候, 一直在想,其他生物也具有意識、心智這件事,對於人類來說,衝擊性於何處?感到被萬物供養著,那種心情很複雜,真的,但並不能因為如此,便否認科學家的研究,或者轉頭不願意接受。因此,薩克斯將這章命名為「知覺力:植物與蚯蚓的精神生活」,蘊含著他將人類從「高等生物」的位階降下的意涵。

還談了佛洛伊德,而也是談比較少為人知的佛洛伊德——他做為神經科學家的那一段歷史、談記憶、談創造性的自我,而這兩章,非常有趣的也牽涉到了作品的「抄襲」之事。談肉體的病痛,談心智如何被形塑,而這一切,都勾勒每種物種在演化的歷程的相似與差異路徑,也勾勒出人類與萬物的同與異。因而,科學也應該是如此的:經過不停的修正,或者顛覆,來到我們眼前。

薩克斯所留下的這十篇文章,對於一般讀者而言的難度並不高,此外,他特有的文采、擅長旁徵博引的敘述方式,使得這些文章讀來不只驚異連連,也能夠帶領讀者進入不同領域的世界。

非常迷人的一本書。

*我是小小書房(是一間獨立書店!)沙貓貓,如果你喜歡我的推薦(心動 ),歡迎你來跟我訂購,讓小小可以一直推薦好書、好商品下去~~留書可留言:私訊或email: smallidea2006@gmail.com
小小網站:www.smallbooks.com.tw


Posted

in

,

by

Tags:

Comments

說吧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