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書展時間短促,隨意繞了一圈之後,照例去了香港52Hz出版聯盟的書攤尋覓老友,順便買書。香港出版品在這一年,幾大出版社的出版品,我們訂購的量可能比前兩年還要少掉2/3。原因大體上就是,人文思想類的書種,在這一年減少相當多(嘆)。但香港52Hz出版是由許多小型的出版社、獨立出版社所聯合組成的組織,這兩年來台北國際書展都吸引不少目光。
52Hz出版聯盟的書攤雖然不大,小小的,但展出的書密度很高。香港書店、出版社裡,有三間的出版品有高度質感,無論是內容、設計皆是,品味驚人,分別是:kubrick、艺鵠,以及MCCM。才逛不到半小時,我手上已經拿了三本書。其中一本,是今天要介紹給大家的,我非常喜歡的香港書店艺鵠所出版的,《海浪裡的鹽:香港九十後世代訪談故事》。
香港的九十後有什麼特別?
「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最年長的九十後還不過是初小學生,不知殖民地和回歸是何物。但一夜過後的七月一日,大家說香港已回歸一河之隔的中國。中國政府頒布《基本法》為香港最高憲制法律,列明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和原有社會制度與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等原則,以安定人心。」(頁10)
然而,你知道在上一段之後,會有「然而」。
香港九十後雖然沒有歷經戰亂,步入現代化香港,可享受初中和小學免費教育,可說是衣食無虞的一代,此書訪談將逐一看見這個世代的成長經驗、思想,甚至是對未來的想法與期待等等。此外,並啟動一份「香港社會事件」的調查,列出對香港影響最為深遠的香港事件與世界事件。此份調查從二〇一七年七月十五日至二〇一八年十一月十二日止,由受訪者自願參與,而影響重大的香港事件裡,雨傘運動名列第一,再來是回歸中國、開放「內地自由行」、SARS,反《基本法》二十三條大遊行、反國教事件、銅鑼灣書店店員失蹤事件、《基本法》頒布,推行「三三四」學制,以及終審法院判雙非兒童有居港權, 共十條。
而世界事件則有:Facebook面世、互聯網出現、雷曼債券事件、Youtube面世、911事件。
我想,香港事件這十條,經常關切香港社會運動的朋友肯定不陌生,而世界事件的這五條,對我們的影響也深。
因而,在二十九個來自不同領域的九十後青年訪談裡,都會看到這些事件對他們的父母、他們自身成長造成深深淺淺的影響。
我很喜歡這本書,每讀一個青年的訪談,我的腦海裡也在搜尋、擬想臺灣的九十後。香港的這一本,有深受日本動畫、ACG影響,在女僕咖啡店工作的女孩、有電子音樂製作人、補習班老師、銷售員、戲劇系學生、瑜珈學生/老師、編輯、放射師、電台DJ、足球員、社區工作者、貓奴、田徑教練、見習律師、電影導演、文化工作者……在這之中,身份認同、性別、身心狀況都各自不一,這些樣貌繁複、各有不同成長、生活背景的香港九十後,現今所面對的社會主流樣貌,其實跟臺灣非常相似。
如訪談裡有一位先天性視障者,他說:「現在社會做的共融,只是泛泛之談,是主流社會用一種施捨、由上而下的姿態去幫助我們。以經濟補助來說,政府給我們殘疾津貼,我多謝你。但如果不夠用,政府是否會再給我更多優待?我想工作,但社會是否願意給我們工作機會呢?而殘疾人士有否想想,如何裝備自己投入社會?」(頁112)
如果不是先說明,這是訪談香港九十後的書,我想這樣的心聲,放在臺灣也毫無違和感吧。
對於一個世代的樣貌擬想,總是模糊的。我不會說讀了這本書,會變得清晰,但至少,我們會知道他們的相異,以及所面對的相似社會、政治處境。
*我是小小書房(是一間獨立書店!)沙貓貓,如果你喜歡我的推薦(心動 ❤),歡迎你來跟我訂購,讓小小可以一直推薦好書、好商品下去~~留書可留言:私訊或email: smallidea2006@gmail.com
༻部分章節:
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