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有說過,臺灣人文社會科的翻譯書「網紅」,大衛.哈維的出書量應該是可以排上前三名的,對吧?他的書有一度好幾本擠在差不多的時間出,讀者簡直是痛心疾首(誒?)——荷包不夠跟時間都不夠用。
然而,他最知名的,其實是從一九七一年以來,一直都在各個大學教授《資本論》,這個課程非常有名,也有免費上線,最高堂數點閱率超過六十萬,十二堂課加起來的點閱率有百萬人次的超級網紅呦(笑)。那麼,不喜歡看影片的人們怎辦?在影片上線之後,就有出版社去找哈維出書啦,所以,二〇一〇年,”A Companion to Marx’s Capital“出版了,今年,來到大家面前的即是繁體譯本:《跟著大衛.哈維讀《資本論》:講授《資本論》40年的世界級馬克思研究權威,帶你在資本主義病入膏肓的時代,從頭細讀馬克思》。
因為資本主義在世界各地所造成的效應,不少研究馬克思的學者專家紛紛表示,正是如此,我們必須回頭重讀、再審慎思考馬克思所說的一切,來理解現今資本主義世界的諸般現象,甚至從中找到解方。那麼,在這些諸家解讀裡,我想哈維不會想要被定義成什麼權威,但他這系列的課程有名的地方在於,他強調精讀、將自己的角色定義為「伴讀」,而不是導讀。這兩者的差異在於,前者就是用馬克思的文本來解釋馬克思(儘量),當然會有哈維自身的詮釋,不過,若是導讀,就必須考量到各家的爭議與不同詮釋,這一點,在這個課堂裡,他是不這麼做的。
而他認為,馬克思重要的思想結構在第一卷就已經很清楚,因此,若能夠攻克第一卷,那麼後面兩卷就不會讓人那麼頭痛,因此,在這本書裡,他主要也是以第一卷為拆解目標。此書分十一章:第一篇的商品和交換,貨幣;第二篇的資本到勞動力;第三篇的勞動過程與剩餘價值生產、工作日;第四篇相對剩餘價值、技術,機器和大工業;第五~八篇是從絕對與相對剩餘價值到資本積累,分別又談資本主義積累與原始積累的秘密,一共談及《資本論》第一卷三十三章(這章節的分法跟目前聯經出版的繁體版本不同噢,大家要自己稍微對一下)。
那麼,最後簡單的來談談這本書為什麼重要。其實我當然知道,很多人買了資本論回家供著,可是,如果能夠有一本書,引起你對這套經典的好奇與探究,那麼,哈維絕對不做第二人選,尤其是這本直接拆解資本論的作品。為什麼呢?
哈維不是只欣賞馬克思的觀點,他激賞他的文字、詩意、文學涵養、辯證與思考。也就是說,馬克思的資本論在他教授這門課的四十多年間,一直都是他的靈感與動力泉源,而當你讀到他如何進入馬克思的理路時,你真的會感到興奮,那是一段一段話翻來覆去的思考過程啊。
我上次是讀什麼書這樣呢?我回想了一下,大概就是讀布朗修的《黑暗托馬》,以及《黃檗斷際禪師傳心法要》時(笑),曾經出現過相似的閱讀情境。
最後,提醒每個帶這本書回家的讀者,如果你有跳過每本書前言的習慣,這本書的前言記得要讀(其實作者自己寫的前言通常都要讀),在前言裡,他會把馬克思《資本論》的主要結構與思想承襲,在前言裡提出,後面內容雖然也都會提到,不過如果前言就好好讀進去的話,也可以比較順利地進入他們的思路(馬克思,以及哈維的)。
來吧,一舉燃燒你對馬克思的熱情吧!
*要一起打包《資本論》的讀者請不要客氣噢,小小隨時都有備好一整套。
*最後,佛心地也一併附上哈維的讀馬克思免費線上課程連結
https://bit.ly/2FpRBBW
*我是小小書房(是一間獨立書店!)沙貓貓,如果你喜歡我的推薦(心動 ❤),歡迎你來跟我訂購,讓小小可以一直推薦好書、好商品下去~~留書可留言:私訊或email: smallidea2006@gmail.com
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