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此文請tag #小小書房 訂購書單往這裡勾選:https://forms.gle/GAck25WWLReAcLv49
先介紹幸佳慧的新書。幸佳慧的作品,一向相當關注諸多人權議題、家庭、性別議題,這次的新作也是。《蝴蝶朵朵》講述一個從小深受疼愛的小女孩朵朵,開朗又活潑。有一年,媽媽跟她一起搬去跟一個叔叔一起住,叔叔對她很好,會買新的衣服、蛋糕給朵朵吃。媽媽說:「叔叔對朵朵真好,以後可以當朵朵的爸爸,我們就像快樂的一家人。」
時間過去,朵朵卻逐漸失去了笑顏,也開始會做惡夢,媽媽帶朵朵去看醫生、收驚,都不見起色。有一天,媽媽休假在家,才知道了真相……
我相信,讀到一半的讀者,已經大概猜到,可能發生了什麼事。可是,我也相信,你可能會跟我一樣,不願意印證自己心裡所想的事情。
但這樣的事,的確很可能就發生在我們的生活周邊,因此,透過這本繪本,也許能夠讓孩子們意識到身體的分界,倘若遇到這樣的狀況,那麼,家人以及孩子,要如何面對與處理。
繪本還附上一本「應用指導手冊」,提供各方的專業人員的意見,提供家庭與社區、學校參考、使用。
:::::
這本繪本還沒出版就有好多人跑來訂,真的是「媽祖保庇」XD 好的,這正是一本遠離了家鄉,卻思念起故鄉媽祖的故事書——《出大甲城》是由一個返鄉遊子從頭訴說,媽祖在他很小的時候,家鄉祭拜的種種回憶:躲在供桌下偷看(啊這我也有)、千里眼順風耳的傳奇、以媽祖廟為中心的日常、菜市場、大榕樹、香爐、卜卦求籤,然後是媽祖生日的遶境祭典,從一個小鎮,擴及到全國,各種各樣的進香隊伍、從四面八方湧進小鎮的人們、大頭佛……
他說,不管去到多遠,媽祖就像是一條繫帶,連結著他與家鄉。
看到最後,眼眶會濕濕的噢。
不只是因為媽祖,如果你也讀了,你肯定也會懂的。
噢,對了,作者Ballboss本來是一個劇場導演,他去英國要學動畫師,沒想到學校臨時通知說:不好意思我們學校現在只教插畫囉,於是他被迫成為插畫家,然後用水墨畫,畫了這個大甲城的媽祖故事,基調超「不童話」的,因為有點黑黑烏烏,可是,不知道為什麼,看著看著,就覺得,嗯,假如是那種粉彩筆的色調,好像也跟心目中的媽祖印象不太合拍吧。
於是這麼一想,眼前的圖畫,突然變得超親切的。
總之,是一本優秀的臺灣本土繪本。
:::::
知識性繪本或童書以其出版比例來說,小小推薦的不多。通常有推薦的話,要不就是它真的相當不凡,要不然就是「偏愛」。我們先來推薦這本「不凡」的。
大塊的image3系列繪本,有一個出版脈絡是做知識性的繪本,之前我們推薦過《看見聲音》,是一本專談一切跟聲音有關的繪本,無論是聆聽、音樂、聲音的顏色、聲音傳遞的情感、噪音……等等。這次要推薦的新出版品《大開眼界》,則是一切關於「看」:光與暗、眼睛的組織構成、視覺如何形成(大腦皮層接收處理)、三原色、光譜、色彩的調性與深淺、鏡子、臉、符號標誌與文字、眼鏡、各種現代視覺儀器、看得見的與看不見的,動物的視力、其他感官、看不見的人如何「看」……
哇!光是翻看,你就知道每一頁都可以引起多少的好奇與對話。跟你的孩子們一起探索「看」(或看不到)的世界吧!
那麼,「偏愛」類的呢,自然就是因為沙貓是那個主題的「控」。對啦,我是考古、地質以及古生物控。那麼,古生物的書裡面呢,出版品最多的非恐龍莫屬啦!《世界恐龍發現地圖》呢,依照各個地區所發現的恐龍發現史及分佈繪圖,一頁一個地區,所以等於也可以認識該地區的古代地理與氣候樣貌。並且附有世界化石挖掘歷程。那麼呢,因為這本書是日本人做的,所以,文末也附上日本能見到恐龍(當然是化石及重製品)博物館,還有呢,因為是臺灣翻譯出版的,所以也有附上臺灣能見到恐龍的博物館噢。
:::::
一九二六年,誕生了一隻全世界最棒的小熊——維尼。時光過去,維尼今年已經邁入九十二歲大壽囉!這本童書是維尼九十週年的紀念版,由四位童書作者延續原作者謝培德風格所創作的故事,插畫亦由新的繪者馬克.伯吉斯接手,延續原作米恩的風格。這本在原作過世之後的維尼新作,也標誌著,小熊維尼的故事,應該會在未來,延續一代又一代吧。
:::::
喬治.馬丁的《冰龍》呢,簡直滿足了所有冰火迷裡的龍迷——這可是一本專寫龍的故事的書噢!故事是從一個凜冬誕生的女孩,艾黛拉開始。艾黛拉的母親,也在分娩之時,於凜冬逝世。小女孩一出生就跟她的兄弟姐妹非常不ㄧ樣——她的體溫很低、不懼寒冬,嚴肅、少與其他孩子玩在一起。
在他們所居住的北方,人人都怕凜冬——那是一個萬物蕭條,無法耕種的季節,待在戶外太久,可能就會被奪走生命。但艾黛拉不怕,因為她是凜冬出生的孩子。所有在嚴冬裡活動的奇異生物,像是冰蜥蜴,也會毫不畏懼地在艾黛拉身上遊走。因為一般人的體溫,就會奪去這些寒冬生物的生命。
四歲那年,艾黛拉遇到了冰龍。冰龍,只有在冬天會出現。但他們是傳奇生物,無法像一般的龍被馴服,無法駕馭、騎乘。但艾黛拉有一天,騎上了冰龍背上。冰龍,一年一年,載她到無人可至的更北方。艾黛拉的父親、村民感到恐懼,因為冰龍是死亡的象徵,他帶來了死亡,也會奪去人的生命。
在這段期間,遠方的戰爭逐漸蔓延到艾黛拉的村落,他們準備要向南方逃亡,但艾戴拉不願意離開冰龍——在他們將出發的那一天,夏天,冰龍竟然不可思議地出現了,不願意離開冰龍的艾黛拉,決定,與冰龍一起離開……
路易斯.絡約(Luis Royo)的繪圖非常非常美,將冰龍的晶瑩、凜冽與艾黛拉輕盈、透明的樣貌畫得極為傳神,雪所帶來的冰寒,仿若從紙頁透出冷意。冰與火在喬治.馬丁的故事裡,從來都不只是意象而已,它總是象徵著兩個極端,非活即死的極端裡,人們總是必須做出痛苦的抉擇。
我相信,這是一本非常適合給青少年,或者每一個還擺盪在冰與火之間的成人閱讀的故事,它包含了喬治.馬丁對人性的、對歷史與國度的,以及對我們存在於內心那顆難以掌握的心的透視。
:::::
另一本則是Youtube上火紅的戰鬥紙陀螺的紙本解說版,一步步教你色紙的基本技巧及如何標示記號、基本零件。由於戰鬥紙陀螺是由三張色紙所構成,因此會分成基本底盤教學、固定座以及旋轉握把的摺法。之後分成五種不同類型的戰鬥紙陀螺摺法教學,每款對於小朋友來說,都超吸睛的噢!
:::::
最後,這批書要介紹的是整批書裡面,我最最最最最喜歡的一本無字繪本。也是image3系列的,叫《鱷魚的一天》。因為,這是一本你要重頭自己翻到尾,然後會緊緊擁在懷裡,湧上「好喜歡啊」的書,所以我也就不跟大家說它的故事了。
那要講些什麼呢。
我們來繞彎說點關於我們對於現實與想像世界的事。應該說,繪本的世界裡,有些書的創作方法,你會知道那是虛構的,像是,書裡跟你說著一些生命道理的青蛙、會進行哲學思考的田鼠,你會知道,作家透過這個角色,想要傳遞一些什麼重要的事。關於那個「什麼」,便是我們領悟到的真實,而說話的青蛙、思考的田鼠,不會讓我們每次看到青蛙或田鼠,都認為他們會這樣做。
但有些書,會模糊了兩者的邊界。
亦即,到底什麼是虛構與真實,有的時候我們就不是那麼確定了。
像是,出現在陳志勇的《抵暗》裡,那隻他去到異地所豢養的奇異生物,我們知道那是「虛構的」,但在故事裡外,我們卻明白,它是指涉所有我們遇見的,我們不是那麼了解的生物,因而,他變得真實。
在讀這些故事時,讀者毋需花力氣去區分這些,但是,如何能夠觸及我們所認為的「真」或「假」,卻是創作者經常會運用的手法。
我無法說那可能是我喜愛《鱷魚的一天》的原因,但我想,作家肯定是在這道邊界施了法術,讓我在這虛幻之間,看見了自己驚嘆的模樣。
*我是小小書房(是一間獨立書店!)沙貓貓,如果你喜歡我的推薦(心動 ❤),歡迎你來跟我訂購,讓小小可以一直推薦好書、好商品下去~~留書可留言:私訊或email: smallidea2006@gmail.com
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