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人文類、性別類】被殺了三次的女孩:誰讓恐怖情人得逞?桶川跟蹤狂殺人案件的真相及警示

轉此文請tag #小小書房

也許是厲害的刑警日劇看太多了,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裡,我的內心不停地吶喊:怎麼會是這樣,警察怎麼這樣,這實在是太可惡了。不知道該對誰而發的憤怒一路伴隨著事件的行進。這是一件發生於一九九九年,日本埼玉縣大學生豬野詩織在JR桶川車站外,被人用刀刺殺的事件。

乍看像是隨機殺人事件,但週刊報導的記者清水潔的調查下,卻驚訝地發現,這可能不是隨機殺人,而是預謀。在困難重重的情況心,他訪問到詩織的大學好友、父母,發現詩織長期被一個曾經交往過的男子跟蹤、威脅,分手不成,詩織的親友曾經陪同詩織前往警局報案,卻被告知無法成案等等。

在閱讀的過程裡,我們逐漸發現,清水潔透過訪問、閱讀詩織的日記等等,愈發證明這不是一件隨機殺人案,兇手也呼之欲出,然而,他也同時發現,警局對這個案件的積極度相當可疑。

整本書所揭露的不只是警局在處理跟蹤案件的隨便、吃案,或者反向勸誘被跟蹤的受害者不要報案等等,這本書也諷刺地讓我們看見,警察能夠透過官方控制的媒體,掌握輿論方向,釋出不利於受害者的流言:曾在酒店上班、曾經收受加害者高價禮物、可能不是好女孩……等等。

這些作為,是否我們並不陌生?

前不久,在針對女性性騷擾的民調裡,有超過六成的人認為,被侵害的女子,應該要為自己的衣著負責。看到這樣的民調,我會覺得,我們需要更努力,才能扭正錯誤價值觀:一個人,不該因為其性別、衣著,任何對他人並無造成實質侵害的行為,而受到暴力傷害,不是嗎?

這本書是清水潔作為週刊記者,費力追查事件真相的紀錄。對於日本新聞媒體制度不熟悉的我們,可能無法明白,清水潔能夠做出這些調查,真的很難,因為,《週刊報導》並不是日本記協的成員,因此,無法從警方那邊獲得任何關於事件的消息,他們也不接受非日本記協刊物的採訪。

不過,我想,這本書最大的意義,還是在於,這個案件,透過抱有良心與正義感的記者的揭露,真相得以大白,並且,在最終,催生了《跟蹤騷擾行為規範法》。

至於案件的追蹤歷程,我想,就交給讀者你們吧。我相信,你們會同感到悲傷與憤怒,並且同意,這個法案的通過,至少,能讓詩織之後的人們,不再因為相似的經歷而遭受生命的傷害。

*我是小小書房(是一間獨立書店!)沙貓貓,如果你喜歡我的推薦(心動 ),歡迎你來跟我訂購,讓小小可以一直推薦好書、好商品下去~~留書可留言:私訊或email: smallidea2006@gmail.com

小小網站:www.smallbooks.com.tw


Posted

in

, ,

by

Tags:

Comments

說吧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