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此文請tag #小小書房 或跟我訂書:https://forms.gle/gCoXcZLLb1CFq4kq5
失戀傳奇/羅浥薇薇/時報
理當,我以為,羅浥薇薇應該是更為年輕世代的創作者,相較邱妙津,差了將近一輪,可是,當我讀完第一篇〈夢醒時分〉時,我覺得有點恍惚,然後又感到有一點點悲傷,怎麼隔了整整將近一個世代,那些也許並不專屬於同性愛情裡的暴力、憂鬱、死亡,像是被「賜與」同性愛特有的一樣,糾纏著整整兩個世代的戀情。時間過去,人們相愛沒有幸福一些、快樂一點,人們依舊像似在不知道追尋著人生什麼的過程裡,一頭撞上了愛情,然後怕溺水似的,抓著不放。
我甚至以為我記憶有誤,錯認了羅浥薇薇的年紀,於是上網搜尋、確認。沒錯,她的確是更年輕的一輩。然而,性在她的筆下偶爾開放,但依舊隱晦。也許,跟前輩作家較為為不同的是,戀愛關係在全球化世代的創作者筆下儼然也經歷了全球化的移動:臺北、紐約、香港、柏林、北京、特魯瓦(法國)……;以及,跨越兩性框架的多元性別戀愛。
假如,我們都認可,所有描寫愛情的小說,其實都在說「愛情之外」的什麼,那麼,從這個角度來讀《失戀傳奇》,我相信,我們便能夠重新定位這些看起來像是傳襲了世世代代的愛戀情節:一個在異鄉已婚、有子的女子偶遇故鄉另一女子的隱密戀情,也許是因為鄉愁,也或許,兩人的相遇,是一次全新的打開。但既然是失戀,畢竟這隱密的戀情終究無果;那些曾經愛過,而後,在她們生命裡死去的人們,總是留下一道道抹不去的傷痕,記憶沖刷走許多人世,而只有他們是永恆的。
為何?
我想,留下來的人們,肯定經常想著這道謎語吧。
神在/崔舜華/寶瓶
詩人崔舜華的第一本散文集。
舜華開始學畫的時候,我還沒有離開臉書,所以,會看到她在臉書上,更新她近期的畫作,說「驚艷」,可能太浮濫。貼近「驚艷」心情的是:她沒去當畫家太可惜了!(但這其實很矛盾,因為舜華顯然已經開始以畫筆「創作」了)。舜華有許多幅畫她熟識的作家的畫,筆觸野性,在粗放豪邁的輪廓裡,總能捕捉到被畫者的奇妙的神韻。《神在》的封面,也是取用舜華的畫,那隻偶然去到她生活裡的玳瑁貓「阿醜」,被她畫得如此神態豐富,貓的氣息呼之欲出。
好喜歡。
那麼,這個集子裡收錄的散文,與其說是與記憶、自我生命過往的汲取、和解或交鋒,不如說,是詩人的書寫修煉——取一平凡之物,或取一日常之事,探入,字與字的排練,行與行的呼吸。
以第一本散文集來說,它是超過了傳統散文的「散」——在崔舜華的筆下,幾乎難以存在著「留白」這樣的技巧。所有的事物被傾倒、傾巢而出,即便是像記憶這麼不精確的東西,她也將之寫到飽滿。
很多記憶是慘不忍睹的,譬如少女的自我身體厭惡、與父親母親的對峙或脫逃、學校的霸凌、生活的貧與苦,許多的咖啡與菸,都市棲身的窘迫或不堪、搬遷、離散;世代面對國與家的困窘;愛,或不愛的寧靜或殘暴、日常裡的小片刻……筆太鋒了,每一篇都像是將肉身裡混合著血與失眠或夢魘的汁液析出,濃烈、不留餘地。
不知道為什麼,掩卷之時,想起了卡蘿。
愛與不愛都同等血艷淋漓。
*我是小小書房(是一間獨立書店!)沙貓貓,如果你喜歡我的推薦(心動 ❤),歡迎你來跟我訂購,讓小小可以一直推薦好書、好商品下去~~留書可留言:私訊或email: smallidea2006@gmail.com
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