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哲學類、人文社科類】野犬傳命、為什麼會有殖民地、神話學、新神話學、牆的時代、差異與重複、政談、卡塔莉娜、動物的存在與虛無、分裂的動物們

這一次的推薦寫得有點長,不過寫長也是因為,這次推薦的書都滿重要的。先謝謝大家的耐心!

訂書一樣可以從這裡勾選呦,
敬請支持:https://forms.gle/ASkHNkYTm6Fo4T2J6

哲學類|
野犬傳命
➤ 野犬傳命:在澳洲原住民的智慧中尋找生態共存的出路/黛博拉.羅斯/紅桌文化

這本書五月的時候就出版了,當時被我們歸類在動物、環境生態類,直到我最近翻開,好好閱讀它之時,才發現,書籍的「類屬」,或許也會侷限了我們挑選、接近一本書的視野,甚至,也侷限了我們的思考。

最終我決定將這本書放在哲學類,乃是因為,黛博拉.羅斯試圖從澳洲原住民的文化傳承與其他物種間的關係之思考、人與地表生命之一體性,實則是要撬開、撼動盤旋在西方哲學長期將人類與自然分開看待的二元取向,從笛卡爾開始,到列維納斯的他者,羅斯一路梳理、質問:人類何時、何以從自然脫離,成為孤獨的存在?何時、何以成為在宇宙中迷失的、無家可歸的人?如何失去與世界的連結與歸屬感?黛博拉.羅斯用我很喜歡的一個歌手Tom Waits的一首歌〈雨狗〉(Rain Dogs)來描述漂流的人類:「『雨狗』指得是那些因為雨水將熟悉的氣味都沖刷殆盡而迷失的人,他們再也找不到回家的方向,只能徒然地四處遊走,這裡跑跑,那裡嗅嗅,希望找到回家的路。狗有同伴的概念,他們是社會性動物,與人類共同演化,因此嗅不到氣味使他們感到兩種哀傷。他們不僅找不到回家的路,也失去了同伴。」(頁11)

黛博拉.羅斯在書裡交叉講述兩種生態:澳洲原住民的(主要是野犬族),以及西方哲學的。當這兩種全然不同的文化被擺放在一起討論時,我們不得不驚駭於,也不得不憂傷,後者造成了前者的滅絕。當然,在帝國殖民的過程裡,我們都很熟悉這樣的記述與場景:屠殺。只是,對於新移入的澳洲白人來說,他們射殺的是狗,而對於原住民而言,被射殺的是,親族。

現在,當我們將生命中的陪伴動物視之為家人,這樣的觀念只是稍微接近澳洲原住民的親緣而已。黛博拉.羅斯以清晰的、令人讚嘆的簡潔筆觸,透過幾個關鍵字:「族鄉」、「傳命」,讓讀者很快地就能理解澳洲原住民的世界觀:「族鄉是一種空間單位,意指大到足以養活一大群人,小到可以如數家珍的地方,也是當地萬物生命川流不息的家園。族鄉因創造而誕生。澳洲大陸上交錯著創造者走過的路徑,原住民英語稱之為『傳命』。傳命有的步行、有的滑水、飛行、游水、或追趕、或哀哭、死亡、分娩、他們舉行儀式、散播植物、定出動植物分佈的界線,塑造各種地形和水域,並建立這地與那地以及這物種和那物種的關係。他們在創造時留下自己的某些部分和本質,不時哀傷回頭望,再改變語言、歌曲和身分繼續前行。他們時而變成動物的形體,時而變成人類,最後又變回動物,他們因創造而成為大地上生命的始祖。許許多多的物種因創造而誕生,每一個族群的始祖都可稱作『傳命者』」(頁24)。

所以,在澳洲這塊大陸地上,每一種動物都是人類的始祖,屬於同一家族,澳洲袋鼠族,或者野犬族。家人間彼此照顧、維護族鄉的和諧與利益、延續生命,並且維持各物種間的連結。

然而,這種與他者共處於一個體系之中、互為生死的連結感,在受西方哲學影響的人類這一端,已經早就斷裂了。黛博拉.羅斯沒有忽略當代若干思想家、哲學家試圖重新彌補這個斷裂點的:德希達、唐娜.哈洛威、普蘭伍蘭、馬秀絲……她也用了相當的篇幅,解析列維納斯,並置於討論的是法國女性主義哲學家伊瑞葛來對列維納斯的批評,以及柯慈的知名小說《屈辱》,主人翁最後成為協助宰殺動物工作者的意涵。

類似的寫法在《野犬傳命》裡的每一章都如此交織著:原住民的、生態的、哲學的、文學的,也因此使得這本書令我著迷、感動與振奮不已。羅斯對我展示了一個她沉浸、學習了三十多年的世界——一個曾經啟蒙我們,卻在日後回頭之時,備感不足,期望能加以挑戰、改進、修補的世界。

而回到我先前所說的憂傷。澳洲野犬族在當代已經瀕臨滅族,而那並非只是澳洲野犬所面臨的處境,「全球黯化、移動性塵暴、棲地破碎化、冰溶現象以及遭人掠奪的生命,都屬於殘酷的滅絕事件。」(頁80)生態學家的警告,或許我們都已經不陌生了,然而羅斯在這本書裡的每一章,都是為了重新創造那個連結而寫,她讓我感受到:「作為人類,只要你願意一起努力,那麼我們是能夠一同度過災難的」,那樣的真心與溫暖,她所唱的歌:

「馬來熊、臺灣黑熊、貓熊、北極熊和灰熊
在那古老世界的諸神,回來吧——
兔耳袋狸、長鼻袋鼠、尖尾袋鼠和大鼠
住在沙漠的諸位居民,回來吧——
德州灰狼、住在日本、南洛磯山脈的狼和大灰狼
歌聲動聽的諸位歌手,回來吧——
親愛的狐狼、野犬、澳洲野犬
我最親愛的諸位同伴,回來吧——
當孤獨逐漸籠罩,當刺眼的光逐漸逼近——
回來吧,
或者讓我們帶著你
別讓我們永遠撇下你。
回來吧——」

(頁113)

「為什麼會有殖民地?殖民政策如何影響當今全球權力布局?」:從地理、歷史與社會學角度,綜觀大國如何崛起.jpeg

➤ 向下扎根:法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2:「為什麼會有殖民地?殖民政策如何影響當今全球權力布局?」:從地理、歷史與社會學角度,綜觀大國如何崛起/馬克・費侯/麥田

以時間軸為分章,以問答的形式呈現每一主題、小章的討論。從最早期的殖民地的起源談起,定義殖民「就是一群人占領遙遠的外國土地,並且開發耕作該片土地,並在其上安置所謂的『殖民者』。」這個定義的「體現者」,主要是歐洲人。從十六世紀以來,便在美洲、亞洲和非洲定區。但他們是為何、又是如何來到殖民地的呢?緊接著提出到了十九世紀下半葉的新一波的殖民,即「帝國主義時代」,前後兩波的殖民有何不同呢?

殖民地的獨立運動,以及對於帝國的挑戰;殖民地因為帝國統治所遭遇的改變、創傷,在地化、西化以及兼容並蓄的樣貌;為殖民的辯護或譴責;解放鬥爭的起源;邁入獨立運動:戰爭或談判,以及殖民迄今的影響。每一個主題下,都會有提問聚焦於該主題的討論或分析,每一道議題都是曾經身為殖民地的臺灣可以作為思考、批判的軸線,諸如這樣的提問:「將來有一天世人能否以平靜的眼光看待殖民歷史?」回覆:「單就法國而言,我們可能無法達到那個境界,因為去殖民化的過程充滿暴力,何況仍有一些個人由於種種原因仍留著傷痛的記憶,而這些記憶會代代相傳下去。」當然,在殖民的過程裡也是。因而,我們才需要更多理性的思辨,以及口述訴說。

作者馬克.費侯(Marc Ferro)是法國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EHESS)研究部主任,專研蘇聯與俄羅斯歷史、殖民史以及二戰史。此外,他也是以影視史學做為推廣大眾歷史通識之推手,擅長沉重的、複雜的議題或歷史以輕快的節奏呈現。

➤三本哲學類重量級新書,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勾選:

哲學三書.jpg神話學/羅蘭.巴特/麥田(華文世界首度全譯本)
新神話學:向羅蘭.巴特致敬,從布爾喬亞的價值迷思到21世紀大眾符號解讀,法國社會精英的新時代趨勢觀察錄/傑洛姆.嘉赫桑主編/麥田
差異與重複:法國當代哲學巨擘德勒茲畢生代表作/德勒茲/野人

人文社科類|

牆的時代:國家之間的障礙如何改變我們的世界.jpeg
➤ 牆的時代:國家之間的障礙如何改變我們的世界/提姆.馬歇爾/遠足文化
提到牆,2020年將是柏林圍牆拆除的三十週年紀念。這個象徵著封閉與禁錮高牆的倒塌,其崩毀,看似進入一個開放時代之始,三十年後,我們所處的世界變得如何呢?「近年來,『拆掉這道牆』的呼聲在與『堡壘心態』的對抗中占了下風。它掙扎著想被聽見,卻未能與駭人的群眾移民大浪、對全球化的反彈、民族主義的重新崛起、共產主義的崩潰、九一一攻擊事件及其後續發展等現象競爭。」(頁9),「舉目所及之處都沿著邊界在築牆」,因而,這本書,是地緣政治論述裡的「斷層線」——全球長達數千里高牆的邊界,界內、界外,種種分歧的緣由與目的之犀利分析與回溯。

聚焦在:中國、美國、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中東、印度次大陸、非洲、歐洲,以及英國。提姆.馬歇爾談及的不只是實際的牆,也有虛擬的牆。以中國為例,封建歷史所造就的知名高牆長城,過往作為鞏固政治實體的防禦系統,至今已轉化為全民意識中的象徵——將漢人與「外夷」隔絕,屬於牆內的,皆是不可分割的一環。在這個意識下,中國對於新疆、維吾爾族的控管,習近平表示:「要建造『鋼鐵長城』以保護新疆,他也提出警告絕不能容忍族群分裂。」(頁24)。同樣的,也包括西藏(當然,我們也都會想到中國對於臺灣的緊迫施壓)。

為了防止因為內部分歧而造成的潛在威脅,資訊的控管對於中國政府來說是必要的手段。除了建造防堵外部資訊的防火牆之外,對內,則立法由黨取得完全的數位主權,政府得以調閱一切他所需要的資訊。

中國的故事或許我們都很熟悉了。但高牆不是只有中國有,而且政治情勢遠比我們想像得還要來得複雜,譬如非洲。在非洲這一章,讀者將會觸及的是歐洲殖民統治結束之後所留下的難題:「無數的非洲民族從來不知民主為何物,但統治者通常來自和其臣民相同的一個更廣泛的部落,其政治制度則源自於部落內部。當殖民者退出時,不同的民族被告知他們現在被湊合在一個特定的區域裡,並且經常留給他們一個統治者,在許多人眼裡看來,這個統治者根本沒有權利統治他們。殖民者的遺產存在雙重矛盾。第一是從多個民族和部落中要建立一個單一的民族國家;第二,歐洲人同時遺留給他們民主和自決的觀念。」(頁148)

這種進退不得的處境,便是非洲半世紀以來衝突的原因,圍籬與高牆,也因此在非洲多處矗立起來。

提姆.馬歇爾(Tim Marshall) 是外交事務的資深記者與新聞編輯,臺灣先前已出版過他另一本《用十張地圖看懂全球政經局勢》,能將複雜的外交政經局勢、來龍去脈說得條理分明,好看,且非常吸引人。

政談:江戶幕府嚴禁公開的惡魔統治術:荻生徂徠, Takashi Kondo:遠足.jpg

➤政談:江戶幕府嚴禁公開的惡魔統治術/荻生徂徠, Takashi Kondo/遠足
眾所周知,日本人很會把地表上的一切漫畫化(咦),這次要來介紹的這本,是把江戶時代儒學政治家荻生徂徠的《政談》改編的漫畫。時間設定在二〇五五年的日本,如一切預測,當時的日本已進入人口、資源減少,產業衰退,官僚體制逐漸僵化,政府無能治理國家,因此決定將統治權交給一台超級A.I.,稱為SORAI的故事。

SORAI上任之後,就開始頒布一系列的政令,首先是「同產業的從業人員遷居同一區」,由於這等同於剝奪了公民的遷徙權,引起軒然大波,不過,隨即發現,多數人皆認為這能有效地解決通勤問題,還能促進同業交流,因此反對聲浪很快就平息下去。

不只如此,SORAI自顧自地頒布的每一道政令,看來的確都是為了國家的未來、人民的福祉而制定,能迅速地改變、扭轉原本已經瀕臨崩潰的結構。譬如:禁止製造廉價商品,造成資源的浪費與製造垃圾;禁止無業,找不到工作的人將由政府分派;打破世襲的政商結構與階級……這本書的主角們,原來是幾個打工維生的樂團成員,SORAI上任之後,他們的生活與生命也一一受到挑戰與改變。

令人不安的是,這個不需通過民意,專制但「公正地」頒布各項政令的SORAI所治理的世界、人們的生活,看來的確是比迂腐、顢頇的政客治理的時代來得好,難道,這真的是人類未來的出路嗎?

朱歐.畢尤的《卡塔莉娜》.jpg

➤ 卡塔莉娜:關於生命療養院,以及人們如何被遺棄的故事/朱歐.畢尤/左岸
它有五百多頁,而且用厚磅的道林紙印成。可是我一翻開它之後,就只能每天隨身背著一個小布袋,把它帶來帶去,有空檔,就拿出來看個幾頁。它讓我感受到背負著它的獨特重量,而我願意,因為卡塔莉娜之於朱歐.畢尤是一個不能忘卻的存在,而朱歐.畢尤的《卡塔莉娜》,也因此構成於我不能忘卻的存在。

這是怎麼回事?

朱歐.畢尤,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人類學系教授、普林斯頓大學「全球健康與健康政策」計畫的共同主席,其研究專長與授課主題為醫療人類學、全球健康政策、民族誌與社會理論等。他有一本重要的研究,在臺灣幾年前出版了繁體譯本《求生意志:愛滋治療與存活政治》。

一九九五年,他首度踏進了巴西的這座生命療養院(原本也是為了愛滋病研究來的)。名為「生命療養院」,但其實這裡是收容垂死的、被社會棄置的、被家人放棄的人,畢尤將之稱為「社會遺棄區」。在這裡,他第一次遇到了卡塔莉娜。而她為何流連在畢尤的腦海裡?

我想,是因為卡塔莉娜的「字典」。

「卡塔莉娜告訴我,她已經開始寫她所謂的『字典』。她這麼做是為了『不忘記文字』。她的手寫字顯示她有最基本的識字程度,筆記中充滿了提及不同人物、地點、機構、疾病、事物,和意向的一串串文字,其間的關聯性充滿想像力,有時候我根本覺得那就像詩。我將一開始讀到的文字節錄如下:
電腦
書桌
傷殘
作家
勞動主義
學生法
坐在辦公室內
做愛者的法律
公證人
法律,關係
亞德瑪爾
伊皮蘭加區
蓋撒拉鎮
南大河州
.
.
醫院
手術
缺陷
復原
偏見
.
.
嚇壞的心
情緒抽搐」

一如畢尤被她的書寫、她的話語深深吸引,我也是。畢尤想要知道,她從哪裡來,之前究竟發生什麼事,想要理解她被遺棄的處境、她的病狀如何形成(卡塔莉娜在生產後被家人以精神病遺棄),她所身處的家族、醫療、政府以及經濟的複雜網絡,也想透過民族誌的研究,進一步了解,像生命療養院這樣的地方,是如何在貧窮家庭及城市生活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各類社會過程影響生物學及死亡進程的方式。」

畢尤有他想要解開的謎題,他提出的每一道問題,都緊扣著我也想要知道的,關於人的存在的緊迫性:「人的內在世界會如何在經濟重擔的影響下被重塑?藥物作為道德技術的國/家內角色?以及,是哪種『常識』把這些不健全、沒生產力且死不足惜的個體歸為一類?」(頁25)

而這只是開始。

整本書,每一個章節、每一個畢尤在生命療養院裡遇到的院民,每一次他從卡塔莉娜身上習得的事物,都讓我對於社會的功能與存在感到深深的不足——畢尤讓我知道,這張網是如何被織就的,而它不是「不能夠織得足夠大」,而是人們並不認為,有需要織得這麼大的時候,就會有「人」,被排除在功能性取向的社會之外。

而我一直在想,畢尤所記錄的「生命療養院」這樣的場所,它在巴西整體的安全社會網、醫療體系中所佔的位置,為何會在我的腦海裡縈繞不去?在被定義成「被遺棄之人」的這個場所,僅僅只是用來「等死」的這個場所,卡塔莉娜的存在翻轉了這幅圖像。為什麼?

當領悟來到面前時,衝擊的力道如此劇烈:話語。畢尤的聆聽與紀錄,他與卡塔莉娜的對話,使得原先亦被遺棄的、被質疑的、被掃進「精神障礙」,不值得一提的話語,獲得了意義。

我很愛這本書,也非常感激,畢尤將它帶到讀者面前。

二〇一九年的書榜,我非常確定,《卡塔莉娜》會佔據一個非常獨特的、不能撼動的位置。

動物類|

動物的存在與虛無,以及牠們如何溝通的科學藝術.jpg

➤動物的存在與虛無,以及牠們如何溝通的科學藝術:鳥會說方言、魚會打摩斯密碼、大象會說韓文、鯨魚愛K歌……破解「動物語言」裡的生物哲學/伊娃.邁爾/野人

如果說《野犬傳命》是從澳洲原住民的傳承來理解不同物種間的溝通,那麼《動物的存在與虛無》則可以視為人類透過各種觀察與研究,試圖理解動物,亦即屬於「動物行為學」的範疇。只是,伊娃.邁爾聚焦在這個學科裡的動物語言與溝通這一項,科門橫跨生物學、動物行為學、動物研究、動物地理學以及哲學。她的基本論點是:動物有語言,只是動物以異於人類的方式表達自己,因此她從各個研究裡提出論據,加以證實自己的論點。

她必須先釐清動物溝通的模式,其實是根據其生活的環境所決定的。譬如鯨利用聲響感知,在水底聲音傳播速度快,氣味與視覺不太可行;蝙蝠、大象的高頻或低頻聲音、猩猩的手語等等,都有其複雜、豐富的語言與意涵。研究動物語言與溝通,進一步是為了檢視動物與人類的共同生活中,我們如何看待,並且對待動物,進而豐富彼此的世界,而非將動物視為被動的接收者。因此她也闢出專章深入討論動物語言的結構:鳥鳴的語法、蜜蜂的舞蹈、蜥蜴與青蛙的姿態、鯨魚的歌唱……從聲音到肢體,地表不同物種的溝通模式,都有其特有的結構與意義。

那麼,這一切最終要導向的是動物權利哲學:動物群體被視為政治群體,如同我們對待人類社群一樣,其享有主權,可以自我管轄,並且為理當的公民或居民。

前提是:我們得學會聽懂他們的語言,並且與之溝通。

讀到最後時,我不禁感到,西方的動物研究與哲學,像是繞一大圈似的,彷彿回到《野犬傳命》所教導給後世的,我們與動物是同一親緣,隸屬同一族鄉——《動物的存在與虛無》要踏上的路,正是澳洲原住民已然被消滅、抹去的足音。不過,伊娃.邁爾與其持有相同論點的科學家、研究者,或許更能夠說服受西方文化與哲學影響的受眾,畢竟,所謂原住民的智慧,是更早、不知何時已經在歐洲大陸絕跡的東西了啊!

分裂的動物們:隔著冷戰鐵幕的動物園生存競賽.jpg

➤分裂的動物們:隔著冷戰鐵幕的動物園生存競賽,揭露東西柏林不為人知的半世紀常民史【柏林圍牆倒塌30週年紀念出版】/揚・蒙浩特/木馬

我對動物園懷著相當複雜的情感。對於大半生都住在城市裡,童年卻在鄉下長大的我而言,動物園像是銜接了我與動物接觸的奇異場域——它比鄉下所能看到的、接觸到的物種更多,每種動物都代表著一個未知的國度:大象、鱷魚、水豚、駱駝、蹬羚、老虎、熊、企鵝、猴子……如果體力與腳程許可,我會渴望,在動物園裡能待多久就是多久。

然而,動物園也意味著身為人類我的罪惡——他們被捕、被禁錮,失去棲地、失去與親人自由地生活,都是因為人。面對著動物園裡的每一種生物,都提醒著我身為人類的自私與貪婪。

也因此,每一本跟動物園相關的書,都在這種矛盾的情感下,來到我手中。

戰火下的動物園的故事,最有名的應該是黛安.艾克曼所重塑的,波蘭華沙動物園的園長夫婦姜恩和安東妮娜的故事——一個戰時的動物園,卻成為拯救三百多個猶太人的諾亞方舟。從撫慰、拯救人心的這個角度來看,《分裂的動物們》裡所描寫的東西柏林動物園,也是當時東西德人的諾亞方舟。

我們都知道,原先柏林只有一個。德國柏林有一座歷史悠久的動物園,也是全世界物種最豐富的動物園,二戰之後,數千隻動物在戰後倖存不到一百隻。重建戰後柏林動物園的這一段歷史,也可以說是動物園界的性別鬥爭史:接下這個重擔的女園長卡塔琳娜.海因羅特,歷經最困難、物資最缺乏的年代,將柏林動物園重建之後,動物園股東代表卻認為他們需要一個「男人」來主持這個德國最重要的動物園。(頁47)

那是一九五四年,柏林已經一分為二,而東柏林政府不想要市民老是往西柏林英軍占領區的動物園跑,所以,他們打算在東柏林建造一座自己的動物園。這本書要講述的,就是這兩座政治風暴中心的孤島的故事——書裡的一條線是政治局勢,東西柏林動物園就此展開了一場競賽:比珍稀動物、比建設、比參觀人數、比國際影響力……等等,在動物園外的、環繞著動物園的東西德局勢、動物園作為政治籌碼……簡直就是我最愛看的冷戰諜鬥類的書,只是這次角色換成是動物(兩隻貘換四隻虎、換隻貓熊回來吧總統、熊太多了外交出訪帶隻送人吧許多政治外交的荒謬劇)。

另一條,則是動物保護意識尚未成熟的年代,動物園的存在,簡直就是世界動物交換場,動物獵人為了滿足全球各地動物園園長搜刮珍稀動物的野心,上天下海捕獵動物。

我搞不清楚這本書好看究竟是因為哪一條路線,只能說,透過「動物園」這一項,我進入了歷史時空裡非常奇異的一個場域,它極為政治,但是它卻能讓政治在其中繳械;它(動物園)能夠存在乃是因為暴力與貪婪,但它卻能安撫人心,包容各式各樣的人置身其中。當我讀到動物園成為某些人的「避難所」,「專給那些無法適應或想逃避社會人士,例如政治不正確者、行為特異者和格格不入者。」(頁191),我感到感激、安心,卻又罪惡。

非常好看的一本書,此外,書裡的圖片雖然是黑白的,但能夠看到許多珍稀的照片,也值得了。譬如,裡面有一張是東柏林動物園的幼象蔻絲跟小朋友一起奔跑的照片。讀過這本書你就會知道,那可不是什麼特別的館方活動,而是熱愛蒐集動物的館長達特,當時動物園裡根本沒有給某些動物的正式館區,所以很多動物就只能跟其他動物擠一擠(呃)。而這頭幼象蔻絲呢,是越南總理胡志明送給東柏林動物園的禮物,當時沒有空間安置幼象,所以她便可以在動物園裡自由走動,「還好蔻絲才兩歲大,體型就是一只沉重的行李箱而已,而牠平日的消遣是在園區的宅邸大道和孩子們賽跑!」(頁120)

這些孩子,長大之後,應該都會留著這個美麗的回憶吧!

唉,你看,這就是我對動物園的矛盾情感啊!

Comments

「十月哲學類、人文社科類】野犬傳命、為什麼會有殖民地、神話學、新神話學、牆的時代、差異與重複、政談、卡塔莉娜、動物的存在與虛無、分裂的動物們」 有一則迴響

  1. 「Sebastian」的個人頭像

    The Archive may occasionally be slow or unresponsive due to ongoing issues with our Elasticsearch servers. While we have a plan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we expect intermittent problems to continue into early next year.

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