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醫院外面的捷運站,被身旁的樹牆上的小花吸引停下腳步。像是山黃梔?旁邊坐輪椅乞討的阿嬤用台語說,是黃「旗」,但沒帶手機出門,回家查,山黃梔花期在五~七月。或是今年暖冬,植物也混亂了?
因為這樣,就繞進去樹牆後面的小公園。一踏進去,發現石階上滿滿的小白花,抬頭,一株正在盛開的梅樹令人驚嘆。很小很小的長形公園裡,竟然有超大棵的麵包樹,再往裡面走有更多含苞的梅樹、最外面高聳的叢立孔雀椰子隔開了馬路與公園,幾株很可憐被擠在樹間的桂花、沒空間伸展枝葉的鳳凰木,一個侷促、但又生機滿滿的小園區,看得出來是有人在維護的。
小公園的前面有幾個涼亭,也許是病人、也許是照護者得以喘息之處。
一個爸爸胸前背著娃娃背帶,手上抱著孩子,指指眼前的各種植物給孩子看。
想起《龍貓》。
繞回來要去搭捷運,經過一株樹幹上一輪輪落葉凸起的樹,W指著那些輪狀凸起的葉序,上面被插了許多的煙蒂。我找到一根小竹籤,把上面的煙蒂一一的剝掉,一邊跟它說:對不起。
回來查資料。這奇特的樹幹,是屬於毛海棗,還是屬於加拿利海棗的呢?(但應該不是台灣海棗)。
人們如果多認識一些樹,而不只是把它們當作是空間裡的裝飾品,會不會溫柔一點對待他們呢?
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