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說,因為讀John Cage的傳記《心動之處》,對於禪有了興趣,找了一些佛經來讀。經典太難,讀起來不免感到,人類短短的幾十年,要進入修煉數千百萬年的神佛之語,的確是難以攀登的天峰。佛典難,公案也難,處處碰壁,樣樣不懂。但也不沮喪,畢竟可讀的書那麼多,佛典就放著擺著有時想到就拿起來翻翻看看,看不通了又擱著。讀著讀著,我發現,無論是Cage的傳記也好,鈴木大拙的禪論也好,都提到了禪宗有一支是系統性的推廣禪修。
-
禪要怎麼修?禪宗裡有兩派知名的,一為臨濟宗,以公案、行動導悟。但我剛剛說了,公案難,有看沒懂,不知何時能悟。另一則為曹洞宗,就是,你只管打坐吃飯睡覺洗澡方便工作便是。沒其他方法。
這每人每日都在做啊,修禪做的跟俗人每日做的有什麼不同呢?
好好奇,在道場修禪究竟是怎麼回事。突然想到,前陣子剛好出版的《雲水一年:行住坐臥永平寺》不就是在講這件事嗎?
我最喜歡這種想要看什麼書,書市便有這種書的感覺了。美妙。
3.《雲水一年:行住坐臥永平寺》,長得白白淨淨的,一眼看去腦海裡立刻浮現無垢二字。書不薄,但是做成比一般常見的菊16開稍小一點的尺寸,拿在手中很好翻閱。譯者是吳繼文先生,看到是他譯的,心中一凜,不敢小看這書。畢竟,從他翻譯的脈絡看來,我覺得他看不上的書他是不肯花這種時間的。
折口很簡單的介紹了作者野々村馨先生。他不是什麼知名作家,從頭到尾的作品目前我能夠查到的也就這一本。日文版是在二OO一年七月出版,十五年前的書,到底是如何被台灣出版社「相中」的?
也是在查詢野々村馨資料時,發現這本書相當長壽,而且幾乎每年都有人讀後推薦。看來是一本生命力相當強韌,而且就是靠著內容本身一年又一年默默地在讀者間傳遞下去的書啊。
4. 上面那些,是我已經看完了整本書之後回頭來研究這本書的「外部」所做的小功課。通常,拿到書之時,我都是跳過導讀、跳過推薦、跳過所有跟作者寫的內容無關的東西直接先讀內文。讀到一半,對作者感興趣了會停下來查點資料(端看我是否在電腦前而定),或者對於內文所提到的東西有興趣,也會停下來去找書或者找相關資料),但在翻開那本書之前,對於書的內容以外的東西,我一概都不感興趣。如果這書,很不幸的,我翻了幾頁覺得寫得好爛,那就會直接被我「退貨」,作者什麼的我會記住,以免下次又誤踩地雷。
5. 不過,《雲水一年》讀完之後,即便我對作者再如何好奇,能夠查到的資料也很有限。就是書封折口那幾句話,沒了。這本書的作者,對於交代自己的生平一點興趣也沒有。翻開第一頁他其實已經站在永平寺前的商店街,大概只花了幾頁交代他跟父母還有女友說,要去出家了。
就這樣。至於為何要出家,出家之前的生活、生命經歷如何,你得跟著他踏進永平寺,一年以後,踏出永平寺之後,你才會知道。
我覺得這本書的寫法很厲害。多達9/10的篇幅,結結實實地寫著在永平寺修行的日子。雖然一開始會很好奇,誒,你幹嘛沒事要出家,但跟著看完書以後,我也覺得,為什麼要出家什麼的,都已經不重要了。
6. 因為我想要讓讀者你保有進入這本書的初始感,因此,關於進入永平寺修行的種種,在這裡就不多提。那是書中的主要內容。不過,要講的是,從一開始你便會很清楚的知道,不是所有人都得以進入永平寺,事前要提出申請,寺內會審核,進去之後,基本上是出不來的,也就是,完全棄絕塵世。從踏進永平寺大門那一刻起,就是一連串嚴苛無比的修煉。有多嚴苛,翻開書不久你就會知道了。
7. 閱讀過程中,有幾次掉下眼淚。其中有一段,我想拿出來講。由於寺中生活一切都是由和尚自行打理,諾大的寺院,樣樣都得動手清掃,因此,會需要大量的抹布(雜巾)。這些雜巾,有許多是日本各地的信徒所寄來的,由他們親手縫製的。有一次,野野村先生在擔任物品管理職的時候,又收到一包寄來的包裹。包裹破破爛爛的,「平常的話我都拿剪刀俐落地剪斷繩子,然後將繩子往垃圾桶一丟。但當我拉住繩索要剪的時候,突然一陣躊躇。仔細一看,這繩索是用舊浴衣撕下捻成的。而在手提的位置,還刻意用別的布條包捲,以防繩索勒進提包裹的手。[…] 當我看到內容物時瞬間傻眼。裡面放的是將褪色破損的舊法蘭絨睡衣或浴衣、汗巾等以粗棉縫合而成的雜巾。[…] 儘管破舊,卻毫無不潔之感,每一條都洗得乾乾淨淨,甚至還可以聞到洗劑的香氣。我拿起這樣的雜巾,想到從未物盡其用、極為理所當然地過著不斷汰舊換新生活的自己,彷彿被一盆冷水當頭淋下。」
8. 那是生活在老人之家的老人們,每日聚在一起一起親手縫製的。他們的希望,是期望有一天,在死之前,到永平寺朝一次山。野野村先生看著褪色的布巾上縫得歪歪扭扭的線哭了。
「所謂的宗教、所謂信仰到底是什麼呢?縫製這條雜巾的一針一線交給了我答案,也賜給了我勇氣。」
我掉下眼淚,不只是因為這一段情節,也因為自己的體悟。
曾經,對於寺廟的存在我是存疑的。一群人在山中,遠離社會的紛紛擾擾,過著出世生活,那樣的存在,我也曾經是存疑的。不過,讀了《雲水一年》以後,我覺得自己實在太傲慢自大了。
只要有一刻,是直面自己存在的一刻,無論是什麼樣的生活,都值得敬重。那些在塵世間活得如此疲憊的人們,來到永平寺,見到雲水們的那一刻,感到身心被安放的那一刻,他們可能也無從知曉,在寺內的雲水們,也以自己的方式,在與存在、生存搏鬥。
9. 從一開始我便知道,在永平寺一年以後,野野村先生重返社會。原本我是抱持著:「我想要知道他為何出家,又為何離開寺內回返社會」的心情閱讀這本書,順便了解永平寺的禪修生活。沒有想到,整個都被徹底翻轉了。我也沒有想過,一翻開書,我簡直是被吸入寺內嚴苛的環境、缺乏自由、單調卻不停輪轉的生活般,目不轉睛腦海裡質疑著一切又不得不跟著他馬不停蹄地吃喝拉撒睡勞動打坐,沒有一刻得以休息。
直到你慢慢的去掉一層又一層的執。
那層執,便是他踏進永平寺前所累積的。執越多,修行的途中便受越多苦。這些苦,雖然是他自願的,但走進寺內,他便沒有選擇。你只能逃,或者留下。
活著,不也是一樣。
10. 這些日子,我想了想,又想了想,覺得禪實在是了不起。
11. 從今天開始,我要做一個努力賣書的人。所以我要努力的每天介紹一首詩,一張CD、一片DVD,或一本書的局部,或關於書的什麼殘片。如果你喜歡沙貓貓介紹的書,歡迎你們跟小小書房訂購,你們每一分的支持,都是我們得以往前的動力。訂書歡迎留言、私訊,或者email:smallidea2006@gmail.com
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