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前夜,捧著《竹光侍》,懷抱著期待開讀沒多久,突然一股幸福感湧上。我突然感覺到,能夠身為這樣作者的讀者,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也許,這往往是我戀眷閱讀的原因,除了知識上的追求以外,閱讀所帶來的複雜感受,是一種神奇的贈與。這並非所有的書都能夠達到,並且,跟閱讀量、以及自己當時的狀況、心境,也都有連帶關係。因此,可以說,那是在進行閱讀的漫長時光裡,無法預期的獲得。在日常的規律裡,這樣的禮物,實在是非常珍貴。
認識松本大洋是從《Sunny》開始。從那之後,我就成為他忠實的讀者。漫畫是從我很小的時候,就喜愛上的閱讀類種。跟臺灣許多漫迷一樣,我所閱讀的多半都是日本主流漫畫——流暢的情節,鮮明的角色設定,尤其是長篇作品,說是「陪伴」自己長大真的是一點也不為過。因此,對於主流作品之外的世界,是在長大之後,才慢慢接觸到。
然而,當閱讀的觸角慢慢的往外伸展時,自己才會發現,每一個世界都是有不同的層次的,不是好或壞的層次,而是他們相似的宇宙裡,創造出不同且豐富的小宇宙。《Sunny》所給予我的驚訝,首先是它的節奏,以及場景的塑造、移動。成年之後接觸了歐漫,我已經知道在漫畫中,敘事線的推動可以運用分鏡達到不同的速度,讓過去習慣快節奏的我學會「慢慢的」看漫畫(其實遇到歐漫也快不起來)。
但《Sunny》呢?《Sunny》所展示的,是我所謂的「日常的節奏」。日常通常無事發生,平緩,時光在涓滴中行進不急不慢,一頁一頁以正常的速度翻閱,然後你慢慢了解,眼前的角色們,他們都不只是在你眼前的那一刻「生活」的,他們有過往,有其活在紙頁那一刻「之前」的人生——於是,那個被埋藏的過往,隨著故事線的進行,你也慢慢的了解、進入。
我之所以珍視《Sunny》的原因,是松本大洋能夠在日常節奏的維繫之下,道出故事的核心,而環繞著核心的漣漪,會輕輕地搖晃你的視線,與你心中的某一處產生共鳴,流下眼淚。
《Sunny》的故事,我曾經寫在這裡:https://www.facebook.com/sappholulu/posts/1613208565645356
之後,《惡童當街》的速度感加快,地景也擴大到整個城市,細緻到城市裡的街巷、角落,角色一黑一白的設計雖然看來不脫傳統敘事的二元,但是他們不是對立,而是不可或缺的互補,失去平衡,世界便傾斜了。只是,這個黑白,是孩子——這個城市裡的惡童傳奇。跟《Sunny》相較,《惡童》是復古且華麗的,像即將被廢棄的、萬國博覽會般的巨大城市,松本大洋的筆觸細膩到驚人,也讓我見識到他難以估量的創造力。
《乒乓》的速度感更快了。而且,為了強調乒乓的爆發力,松本大洋竟然用了難以想像的、巨大的粗線,龐大的狀聲詞在每一頁衝擊我的視覺與腦袋,人物的表情、細部聚焦放大的張力,使得《乒乓》成為一本令人喘不過氣來的酣暢作品。
《乒乓》,應該是松本大洋這幾部作品裡,寫實精筆畫風最為接近的一部。不過,跟過去看過的寫實派不同的是,松本大洋在細節的強調,以及敘事線的安排上,還是有非常多突出之處。
而今年初出版的《花男》,於我是一部特別的作品。讀松本大洋的漫畫,「期待」乃根基於,你不知道他會帶給你什麼樣的驚喜。每一本都是。一個早熟、功課優異的城市小孩,根本看不起「魯蛇」老爸,也看不起鄉下那些俗氣的一切,卻被母親送回鄉下去跟爸爸住時,會發生什麼事?
而不工作,一心只想追求棒球夢的老爸花田花男,又會跟小男孩發生什麼事?
《花男》啊,在人物造型上真的是怪死了。不過,不管是日版、香港或是臺灣所選擇的封面版本,或是像色鉛筆細膩筆觸的,或是大方色塊的,都昭示出《花男》是一本充滿了童稚接近傻氣的漫畫。這份傻氣,是爸爸花男所特有的。而《花男》的筆觸也不是走寫實精筆風,比如說,這本作品裡的雲經常是數量不等的觔斗雲,棒球場上的沙地用平均的點點分佈,人物的造型,除了花男以外,其他角色常常都是非常簡潔、乾淨的線條勾勒(以茂雄的媽媽為最),可是,如果要我選擇這幾本作品裡,自己最喜歡的,我一定會毫不猶豫的選擇《花男》。
至少,在看《竹光侍》之前是如此。
《花男》致勝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故事。雖然,松本大洋的每一部作品,故事都有其精彩、可以拿來長篇大說一番之處,不過《花男》在故事的轉折處的那份情感,只有看過這本作品的人,能夠領會。
而《竹光侍》,是一部駭人的作品。那也是讓我感覺到,松本大洋你真的是太了不起了的,那樣的一本書。雖然中文版才出到一半,不過,很奇怪的是,你也不會有那種「啊好想要看到結局啊」的急迫感——你反而會希望,最好它永遠都不要結束。
而且,這套作品是上述作品裡,唯一一部不是由松本大洋自行構思故事內容之作。原作小說是由永福一成(Eifuku Issei)所寫,背景在距今三、四百年前的江戶時代,由一位神秘的劍客武士住進江戶正直長屋拉開序幕。
《竹光侍》,令人訝異的是畫風。正如過往每一本松本大洋的作品肯定會帶來衝擊,《竹光侍》的衝擊在於,他筆下的纖細線條,讓人物的表情、舉手投足,移動,都充滿流動感。漫畫的線匡,用水墨線條造成一種不穩定感,人物的輪廓,書裏的水墨線條構成的人物、景物輪廓,即便是在黑白頁面上,也自然形成了濃淡的表現,使得畫格與畫格之間,有著奇妙的韻律感。我很想要知道這樣的一部作品,對於從事視覺工作、或者圖像創作者而言,有什麼樣的理解。
然而,對於像我這樣的一般讀者來說,我非常喜歡《竹光侍》的高手劍客由「內」所帶來的想像與視野,那個氣場,松本大洋的表現讓人格外深刻呢。有一幕,是高手劍客與他後來交上的情人阿勝的對談,在冬天,同樣來自寒冷的信濃地區的兩人,懷念著森林裡的動物、冬天的氣息,劍客開始訴說兩人在冬日森林裡的遊蕩與野獵,阿勝進入那樣的奇幻場景裡,栩栩如真,醒來,是一場幻夢啊。
此外,竹光侍的場景表現、故事推進有時會利用掛牌解說,時節、時辰利用小畫框提示,浮世繪畫風的雲、樹畫法直接運用在漫畫裡卻一點也不突兀……這一切,都讓我太訝異啦!
一口氣,在這大家放假的國慶日,跟大家細數這些珍愛的作品,無非是,歡迎大家跟我訂購噢!
1.《Sunny》
2.《惡童當街》
3. 《乒乓》
4. 《花男》
5. 《竹光侍》1-4
*我是小小書房(是一間獨立書店!)沙貓貓,如果你喜歡我的推薦(心動 ❤),歡迎你來跟我訂購,讓小小可以一直推薦好書、好商品下去~~留書可留言:私訊或email: smallidea2006@gmail.com
小小網站:www.smallbooks.com.tw
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