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的介紹引文:「這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嗜菇者,一種不是。」(民族真菌學家Robert Gordon Wasson),不禁讓我大笑,對,我是前面那種。
看到菇,我腦海裡第一個想到的是:嘿你看起來好好吃(誒,這是讚美還是冒瀆)。但說回來,我這麼喜歡菇卻對他一點都不了解,有點說不太過去。《菇的呼風喚雨史》,是真菌細胞生物學研究者顧曉哲博士的親民之作,筆觸深入淺出,有關某菇的文化史「像是」信手捻來,讀起來輕鬆愉快,豪不晦澀。菇在他的筆下,不只是埋藏在地表某處的幽暗生命,他,與我們的生命習習相關,甚至,翻著翻著,我開始對於這些菇啊、菌啊、黴啊產生一種難以言喻的情感。他們,怎麼那麼厲害,生命沒有這些菌的話,該怎麼辦呢?
金針菇,不叫See you tomorrow,他叫”Collybia velutipes”。「自古有『秋葷』美名的金針菇,原野生於中國北方,因黃褐色且細長的子實體而得『金針』知名,在原野森林中只能一收,非常珍貴。」(頁23)
現在我們吃的金針菇,是人工選殖出顏色雪白的白變種,室內栽培之後,全年都可以買到。
金針菇,是我們生活裡常見的菇種,如果你知道他很營養,下次買滷味時不要錯過他(誤)。菇之神奇,到靈芝這種品種已經驗證了「唯有菇可以超越菇」,在道教的傳說裡,靈芝被奉為仙藥,傳世最早的靈芝典籍《太上寶靈芝草品》裡所載的靈芝共有一百零三種,靈芝的神秘呢,讓中國的許多傳說、文學,都有他的蹤影,巫山之神、山海經、紅樓夢裡,都有這靈芝的幻化在其中,真是菇中之神啊。
由此,大家應該可以大略知道這本書不只介紹菇的種類、效用,以菇的文化史而言,菇覆蓋的歷史泛及傳說、醫學、人類學、藝術、文學、飲食、農業,更可貴的是,那些珍貴的菇、肉眼看不見的菌,在這本書裡都把它重畫得清清楚楚。
你看那個釀酒酵母菌啊,是不是像啤酒泡泡一樣飛舞著呢?酵母菌與人類的接觸史很早噢,四千年就被用來做麵包跟釀酒,時代過去,才被離分為更多不同用途的酵母,也能夠做酵母菌的純種培養。
書中也會有一些有趣的豆知識,像是,「古巴比倫帝國的《漢摩拉比法典》中規定,不得販賣葡萄酒給酒品不好的人」(頁56)
唔……但是他不喝,你怎知道他酒品不好呢?
此書將黴、菌、菇分類成餐桌上的(飲食用、各種不同用途的(農業、藥用、生活使用)、生態駭客、農業殺手,以及迷幻用(誒),菌可載舟,亦可覆舟,有些造成生態浩劫的菌種,書裏其實沒有提到防範的方法,像是會影響種植在溫帶和亞熱帶的小麥、大麥及玉米的禾穀鐮孢菌,一旦得病,會在數周內完全摧毀莊稼,目前,除了尋找對於禾穀鐮孢菌的宿主之外,沒有有效的防治或者控制的方法。
菇,真的是深啊!
*我是小小書房(是一間獨立書店!)沙貓貓,如果你喜歡我的推薦(心動 ❤),歡迎你來跟我訂購,讓小小可以一直推薦好書、好商品下去~~留書可留言:私訊或email: smallidea2006@gmail.com
小小網站:www.smallbooks.com.tw
༺內頁圖例:
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