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爬滿苔蘚的林木間,美麗的蝴蝶蘭生長其中;在開闊的原野上,杜鵑依偎在石縫中,玫粉色的花朵恣意綻放。海拔再高一些,身價不菲的樟樹布滿高原,這裡是世界上最廣裘的樟木林。而海拔更高處孕育了更多的針葉林;參天的紅檜近似加州的紅衫,它是東方最巨大的樹木,在世界排名第二;還有價值連成城的黃檜(或稱日本扁柏),松樹、雪松及新英格蘭數州的雲衫。再往上攀升,便來到最高山脈的陡峭山峰,幾乎沒有任何植被在此生長,老鷹築巢其中,這裡幾乎終年積雪。」
這一段描述,倘若你辨識得出來是何地,那麼,你也許曾經讀過相關的歷史文獻。因為,曾經滿佈臺灣島嶼中低海拔山原,多達一百八十萬餘株的樟樹,已經在日據時代被大量砍伐來做樟腦。
「製樟可以說是這座島嶼獨有的行業,眾所周知,國際市場上這種珍貴藥材的生產實際上由福爾摩沙所壟斷。
在一戰之前,德國透過祕密程序成功製造出某種合成樟腦,但所需勞力極為昂貴,以至於這項人工產品無法與天然樟腦競爭,而且短期內恐怕都是如此。
二十五年前,日本人來到福爾摩沙後不久,製樟產業便成為政府的專屬事業。」
接著,我們便會遇到,為了大量砍伐樟木,原居於此地的原住民,便會被驅趕到更深的山裡,而原住民在這樣的情況下之抵抗,使得想要開發這片山林的日本政府備受威脅,因此,日本在各個山區便設置了防衛原住民入侵的「隘勇線」。
這一條線,便是帝國接管的終點。時代過去,它們在各個山林裡只剩廢棄的少數遺跡。這便是先前我們推薦過的《橫斷記》的背景,由臺灣當代藝術家高俊宏所組織、踏查,寫就的一本,考察臺灣四個山區:新店三峽的大豹溪流域、宜蘭眠腦山區(舊太平山)、新北市樹林區旁古稱「龜崙嶺」山區,以及東勢大雪山林場的戰爭與帝國遺跡之書。
只是,由愛麗絲.約瑟芬.包蘭亭.柯潔索夫所寫下的〈福爾摩沙.美麗之島〉,是在一九二〇年刊上《國家地理雜誌》的專題文章,由臺灣總督府所提供的許多照片,使得這篇文章讀起來相當具有臨場感,其中,有大量當時的樟木伐木工人、煮樟腦的場地與工具的珍貴影像。
這本《福爾摩沙.美麗之島》包含兩個部分,第一部是由愛麗絲.約瑟芬.包蘭亭.柯潔索夫所撰寫,第二部〈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福爾摩沙部分〉,是由美國暢銷旅遊作家哈利.法蘭克所著。
哈利.阿佛森.法蘭克(Harry Alverson Franck)1881年出生於密西根州的德國移民鐵匠家庭,在密西根大學就讀大一時即隻身乘船赴英法旅行,畢業後在十六個月內環遊世界,以工作換取旅費。1920年代,他首度造訪遠東,先從日本內地進入朝鮮、滿洲、中國,而後跨越海峽進入臺灣,《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於1924年出版,其中,他在臺灣停留一個多月,記錄由北而南的鐵道旅行、從平地到山地的臺車旅行及沿途之所見所聞。雖然停留的時間很短,但他的觀察卻非常深入,並非是一般旅記,之中對於當時的政治與民情,有相當的思考與批判。
要一起打包高俊宏《橫斷記》的朋友,請不用客氣。
《橫斷記》時光傳送門:
https://www.facebook.com/sappholulu/posts/1798144420485102
*我是小小書房(是一間獨立書店!)沙貓貓,如果你喜歡我的推薦(心動 ❤),歡迎你來跟我訂購,讓小小可以一直推薦好書、好商品下去~~留書可留言:私訊或email: smallidea2006@gmail.com
小小網站:www.smallbooks.com.tw
༻內頁圖例:
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