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不是這兩年相當熱門的哲普書——至少,對我來說它不是,因為它是我很喜愛、敬佩的動物權益運動之父,彼得.辛格的新作——Peter Singer,也被稱為在世影響力最具的哲學家之一,或現代動物權益運動之父。但如果你接觸到Singer的論述,便會知道他對於動物權的思考,並非建立在感性的呼籲上,而是有系統地以理論與事理事實建立其思考。
.在羅素筆下,我們只是浩瀚宇宙中的微粒這件事,讓我們顯得好像沒那麼重要:「在這個小點上,有些不純粹的小塊碳水混合物,構造複雜,有點特殊的物理與化學特性,到處爬行幾年,直到再度融入構成他們的自然環境中。」
但是關於我們存在的虛無觀點,並非源自我們行星家園的大小,羅素自己也不是虛無主義者。他認為重要的是面對我們在宇宙中地位微不足道的事實,因為他不希望我們活在舒適的幻覺中,認為不知怎地這個世界是為我們創造的,而我們受到某個全能造物者的關愛照顧。(《真實世界的倫理課》,〈淡藍小點的價值〉,頁20)
這段話,也等於道出辛格對於人與非人類之間的關係論點:我們與動物,與萬物,不是誰造誰,誰比較偉大,而是在某個階段裡,我們恰好握有比其他生物多一點的工具或權力而已。
知道這本書要出版時我非常興奮,直到現在,我還記得初初讀到他的《動物解放》時的震撼,辛格的作品在繁體中文界已經沒有流通,因此,這本新書《真實世界的倫理課》,等於是重新將辛格帶回臺灣讀者面前的一本,意義非凡。此書的文章,有許多都是從他在「評論彙編」(Project Syndicate)的專欄裡所選出的,時間從二〇〇五年~二〇一七年的文章皆有。評論彙編是一個非營利新聞組織,主要提供數百家媒體廣泛的議題評論;此外,亦收錄他在《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每日新聞報》與《自由探索》期刊的散稿。
由於多是在媒體上刊載的稿件,因此每一篇文會從時事進入,關切的議題也跨及道德倫理、動物權益、生命倫理、生命倫理與公共衛生、性別議題、慈善議題、政治、公民權、難民議題、氣候變遷、科技數位以及生活等等。其中不乏爭論度頗高的議題,諸如成人手足之間亂倫是否除罪化。事件來自二〇一四年,德國國畫下轄的法定實體德國倫理委員會建議,成年兄弟姐妹之間的性交應該除罪化:「這項建議的前因是,二〇一二年歐洲人權法庭判定一名與姊妹發生性關係的萊比錫男子有罪。此人因為拒絕斷絕這段關係做了幾年牢(他的姊妹被判責任較輕,沒有入獄)。」(頁151)
辛格接著提出成人間亂倫除罪化的國家:法國是早在十九世紀初期便已除罪。合意的成人亂倫,意外地,在許多國家也都不算犯罪。接著,他再引述倫理委員會的調查,包括對於發生禁忌關係者的證詞、刑法禁止此類關係的基礎為何;倫理委員會並檢視,禁令中以基因異常為由而禁止,是否具有合理性(包括,若是以基因異常為由,是否也該禁止可能生下異常後代的一般男女性關係);或者,亂倫是否會威脅家庭的存在等等。
檢視倫理委員會的報告之後,辛格再引述社會心理學家的實驗與案例、政黨對於此類議題的態度與回應等等。在檢視完諸多層面的討論與回應之後,辛格回到「罪」這個主軸,亦即,上述的哪一項論點,足以支撐,手足成人之間的合意性關係,構成犯罪?
然後我們會發現,我們答不出來。
但他也提到,在許多國家,連討論這個議題,都是極具爭議性的。
「反正那樣就是不對。」無視於所有的討論,一句總結,社會心理學家強納生.海特將之稱為「道德錯愕」。(頁153)
辛格實在是滿厲害的。而且這篇文章不過才三頁半,就整理了這麼多的資料與論點。
或者,談憂鬱症。他怎麼談憂鬱症?他先提出最新的醫學報告指出,憂鬱症對患者生理健康的影響,超過糖尿病、關節炎、氣喘等重要的慢性病,但他們在醫療體系裡得到的照顧,遠低於上述這些慢性病的患者。接著,提出歐洲在治療憂鬱症上所佔的GDP額度,1%;但是,以英國來說,不治療憂鬱症而喪失生產力的話,可是會耗掉1.5%的GDP,也就是說,治療,比不治療來得不花錢。
辛格很厲害吧,從經濟面來談很容易信服人。他也不是憑空說說,他隨即引述《美國醫學協會期刊》的研究成果,一個團隊針對可能因治療受益的勞工進行實驗,發現能夠大幅度的節省雇主的健保費、減少病假,增加在職率與生產力。
那麼,沒錢治療精神疾病使情況造成惡化,對國家社會來說更是得不償失,因此,辛格也指出,美國參議院已經在立法將精神疾病納入健保政策,以免延誤治療。
治療固然重要,但能預防更好。包括預防,他也不是無的放矢,提出的建議亦都有根據。對於憂鬱症,這個在我們的社會裡,對於許多人還在探求同理與理解的階段而言,辛格的短述,讓我感概良多。
此書收錄辛格的82篇文章,等於是提供讀者一個對於歐洲、西方時事的入口之外,也能夠讀到相關的議題論點與討論,讓腦袋活絡更新相當棒的一本書。
*我是小小書房(是一間獨立書店!)沙貓貓,如果你喜歡我的推薦(心動 ❤),歡迎你來跟我訂購,讓小小可以一直推薦好書、好商品下去~~留書可留言:私訊或email: smallidea2006@gmail.com
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