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二三事:回應朋友們的來信

轉此文請tag #小小書房 短網址:https://bit.ly/2VvCnkE

第一封寫給大家的信發出,好多老朋友、會員、學生寫信來回饋。有些表達知道我要退出臉書時的震驚與傷心,我先說說這部分。

我知道這個決定,大家一定會感到震驚、不捨,甚至傷心、感到被拋棄。這不只是因為大家高度倚賴臉書,而是真誠的,將在我的臉書上的交流,都放在心裡。雖然在這些期間,不是所有人都會來告訴我這件事,但我一直都知道,很多人倚賴著臉書上的溫暖,我想,不只是我的,還有其他你們珍惜的。當我們好或不好時,那些來自遠端的擁抱與安撫,我覺得都是很真實的,來自於真實的心意、真誠的祝福與關心。

在每一個瞬間,臉書確實匯流了許多善意、溫暖,但同一瞬間,在這樣的瞬流裡,我相信也有許多的惡意,以及傷害。

我常常會想要碰觸遠方的你們,受傷的、開心的、難過的,孤獨的、喜悅的、不知所措的、徬徨的……各種的存在。有時候我也會想像,未來我們人類的形體,或許會成為電流的一種,許多的交會迸發了溫暖,同時也會創造傷害。

這些,都是必然的。

正因為臉書是這樣形式的具體化,對我來說,它讓我困擾的(更多應該說是不滿),並不是這件事。

其實早在2014年的318時,我就想要退出臉書了。這個決定,延遲了五年。這五年,臉書的隱私權狀況變得更糟,它與商業集團之間、與極權政府之間的關係變得更為密切。它也許創造了一種未來的溝通方式,但同時,它也將從每一個帳號裡獲得的珍貴資訊,販賣給需要的人。

言論審查,當然是在臉書手上。當年,有不少人因此被封鎖、被迫換帳號,大家,還記得嗎?而那時亦高度、頻密轉發任何關於318訊息的我,雖然沒有被鎖帳號,但臉書在那時,強迫我將個人帳號轉為粉絲專頁。

我很震驚——但關於臉書的所有震驚(實名制、封鎖言論),好像有些都慢慢被習慣了。對這一點,我感到不安。因此,這些年,我確實曾經試圖要從臉書分流出去,但發現,那幾乎是不可能。這件事情,讓我感到權力被集中的嚴重後果。最終,讓我決定關掉臉書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什麼呢?

吳明益關臉書的決定,讓我感到陪伴、獲得堅實的勇氣:有人比我更勇敢地做了這件我早該做的事。

我喜歡臉書很多事:快速溝通、安排活動、聯繫,要找人都很容易;看到臉友誰的狀態不好,趕緊私訊安慰。但是,其實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曾經)會擔心的,書要去哪裡賣?行銷活動怎麼辦?

後面這兩個,我想了想。其實,它花的時間,跟所得效益,真的是不成正比。就是捨不得放手的雞肋。就商業行銷的角度而言,其實,臉書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也是過度倚賴它最後造成的問題),我們只剩下雞肋了。

這是最可悲的事。

所以我很想知道,誰把雞肉吃掉了,只留雞肋給我們。

而我不喜歡臉書的事,其實也很單純。因為演算法的關係,跟你相關的事物,特別容易來到你眼前——無論是美好的事,或者是惡意。

臉書霸凌,一直都是存在的。

這是臉書讓人感到美好,也是讓人感到痛苦的所在。

只是,上面那句的「人」,是不同的兩者。

關掉臉書,是對一路以來,我對臉書的不滿負責、對我對臉書持續增加的厭煩負責,同時,也是為了我的好奇心:沒有臉書之前的我們,有臉書之後的我們,以及沒有「用」臉書之後的我們,彼此會創造出什麼樣的關係來。

如果,你也想要跟沙貓貓說說話,歡迎加入這個mail list club

https://forms.gle/z2GtT1bV4pkVzWvF8

最後,有朋友提到希望可以留Twitter作為窗口,我還沒有決定,不過,我決定延後關閉twitter的時間,測試它一段時間看看。如果你願意,也可以選擇另一個平台看看:

https://twitter.com/sapphobooks

*我是小小書房(是一間獨立書店!)沙貓貓,如果你喜歡我的推薦(心動 ),歡迎你來跟我訂購,讓小小可以一直推薦好書、好商品下去~~留書可留言:私訊或email: smallidea2006@gmail.com

小小網站:www.smallbooks.com.tw

 


by

Tags:

Comments

說吧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