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一個物種/麥可.湯納森/臉譜
這兩年讀到的關於地球未來、人類未來、生態、第六次大滅絕的書裡,湯納森這本是最讓我激動跟喜歡的,簡直放不下來。為什麼會這麼好看呢,我想是因為,湯納森熟知與一般讀者溝通的語言所致,他能將一個複雜的系統,以不減其專業知識的前提下,寫得清晰明白。
《下一個物種》,顯然是預設大滅絕來臨之後,還能夠存活的物種而言。根據預測,大約有99%的物種,都會在這次的滅絕中消失,但剩下的那1%會是什麼呢?而人類呢?有什麼樣的逃脫可能嗎?
這本書分成四個部分,第一部重新檢視了五次大滅絕的現場:發生了什麼,原因、以及花了多少時間,地球的生物,以何種姿態,重新回到現場;第二部是我們目前不太樂觀的地球警兆。
這部分是最吸引我的,為什麼呢?因為湯納森寫得夠基礎,也夠細微,也夠說服我,這警兆在三個部分呈現:土壤、我們的身體,以及海洋的變化。土壤是地表一切生存的根本,海洋是地球生存的根本,而我們的身體則是我們生存的根本,這三者,的確都出現了不能忽略的現象。
最後兩章的末路,一方面掃視人類移居其他星球的目前進度與可能性;另一方面,則預測,根據目前的地球狀況,下一個物種可能的樣貌。
在地質年代僅佔0.3釐米的智人(也就是我們),造成的地球麻煩可說是前所未有的。面對這個事實,不代表我們來得及改變這一切,畢竟,智人自己都解決不了身為智人這個物種的內部矛盾。但我非常喜歡湯納森所為我們展示的過去歷史場景與未來的可能,並且,我相信,同樣一個「令人」寬慰的想像,也曾在他的腦海裡發生:「假如智人消失在自然界……」但湯納森沒有告訴我們,身為一個個體我們能夠、並且應該做些什麼。他只是揭露目前所知道的各種訊息,前景不太樂觀,未來的可能性得跟時間賽跑。而這件事情,使得我想起那些罷課,靜坐抗議各國政府對於氣候變遷毫無作為的年輕孩子,他們是真正意識到了,我們的年限不是三百或一千年,而可能是五十、一百年的前行者。
因此,我會懇請你讀讀這本書。它不是那種大唱悲觀末世論的書,而是整合了許多零星訊息的一本,我認為是十足可靠的生態觀察的好作品噢。
*我是小小書房(是一間獨立書店!)沙貓貓,如果你喜歡我的推薦(心動 ❤),歡迎你來跟我訂購,讓小小可以一直推薦好書、好商品下去~~留書可留言:私訊或email: smallidea2006@gmail.com
說吧